裴文忠对着陆明渊,深深一揖,声音中带着由衷的敬佩。
“下官在温州为官十载,从未想过温州能有今日。这一切,皆是大人之功!”
裴文忠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那是亲眼见证了奇迹诞生后的激动。
陆明渊的目光从账册上移开,落在裴文忠那张因兴奋而涨红的脸上。
“裴大人言重了。”
他缓缓开口,声音清朗而温和,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温州能有今日,是全城军民上下一心之功,是邓将军他们浴血奋战之功,也是你这样兢兢业业的干吏宵衣旰食之功。”
“我,不过是恰逢其会,顺水推舟罢了。”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那份温和中便带上了一丝不容置疑的锐利。
“账面上的银子固然喜人,但比银子更重要的,是人。”
“那多出来的十三万人口,才是我们温州府真正的根基,必须要把他们安顿好。”
“让他们在这里有屋住,有田耕,有工做,让他们把温州当成自己的家。”
裴文忠心中一凛,立刻躬身道。
“大人放心!下官片刻不敢或忘。按照大人的吩咐,从倭寇巢穴中解救出的那三千余名女子,已经有了妥善安置。”
他从袖中取出另一本薄薄的册子,条理分明地汇报起来。
“其中五百六十三人,家乡尚在,亲人可寻,府衙已经发放了盘缠,派人护送她们返乡。”
“剩下的两千五百余人,皆是孤苦无依,愿意留在温州。下官已经将城东三十里外的牛邙山划了出来。”
“那里土地虽不算肥沃,但胜在开阔,且有溪流穿行。”
“如今已开辟出三个村落,名为‘安业’、‘乐业’、‘兴业’,先行安置了一千五百人。”
“剩下的一千人,新的村舍也正在加紧建造。”
“另外,大人吩咐寻找的纺织巧匠,下官已从江宁府高价请来了三位老师傅,不日便可开班授课,教导她们纺织之术。”
陆明渊静静地听着,脸上露出了由衷的赞许之色。
裴文忠此人,或许没有经天纬地之才,但胜在踏实肯干,心思缜密,交代下去的事情,总能办得妥妥帖帖。
这样的人,正是他眼下最需要的。
“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