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京城的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过宫城的角楼。
拂过散朝官员们身上质料各异的官袍,却吹不散他们心头的燥热与算计。
严世蕃走在丹陛之下,那张略显浮肿的脸上,阴晴不定。
他感觉自己像是用尽全力打出一拳,却砸在了一团棉花上。
力道被卸去了大半,只剩下些许微不足道的回响——那个温州同知的位置。
聊胜于无,却也仅此而已。
回到严府,卸下朝服,严嵩那张沟壑纵横的老脸在昏暗的书房里显得格外幽深。
他听完严世蕃的叙述,没有动怒,只是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
“陛下。。。。。。终究是陛下。”
严嵩的声音沙哑而平静。
“他给了陆明渊天大的恩宠,也给他戴上了最重的枷锁。世袭罔替,是荣耀,也是一道催命符。”
“从此以后,陆明渊的荣辱,便与国同休,再无退路。”
“可镇海司。。。。。。”严世蕃心有不甘。
“镇海司是新事物,是陛下手里的一把新刀。新刀未开刃,他谁都不会给。”
严嵩放下茶杯,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锐利。
“他把章程之事交给了吏部,这就是机会。但光有章程还不够,温州那颗钉子,必须钉得深,钉得牢!”
严世蕃心领神会:“父亲的意思是?”
“陆明渊是寒门出身,骤登高位,根基浅薄。他身边缺人,更缺一个能让他‘信服’,又能为我所用的人。”
严嵩缓缓道。
“温州同知,不能派个寻常的官吏去。要派,就派一个让他陆明渊挑不出错,甚至要以礼相待的人。”
严世蕃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名字。
“父亲是说。。。。。。崔颖?”
“不错。”
严嵩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清河崔氏的嫡子,五年前的榜眼,诗文冠绝京华,如今在户部,也算历练了几年。”
“他出身高贵,才华横溢,又是我的门生。这样的人去做陆明渊的副手,陆明渊也难以挑错”
“他若慢待,就是不敬士林清流;他若敬重,这温州府的政务,便有我严党一半的话语权。”
严世蕃眼睛一亮,抚掌大笑。
“妙!父亲此计甚妙!崔颖此人,心高气傲,自诩不凡,让他去给一个比他还年轻的毛头小子做副手,他心里定然不服。”
“只要稍加挑拨,便能让温州府衙内斗不休,届时,陆明渊还哪有精力去管什么镇海司!”
当夜,户部给事中崔颖被一顶小轿,悄无声息地抬进了严府。
书房内,烛火通明。
崔颖,字子瑜,身着一件月白色的长衫,面如冠玉,目若朗星。
站在那里,自有一股世家子弟的风流与傲气。
他虽是严嵩门生,但骨子里,始终以清河崔氏的百年门楣为荣。
“老师深夜召见,不知有何吩咐?”
崔颖躬身行礼,不卑不亢。
严嵩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书案后的一个紫檀木盒中,取出了一柄古意盎然的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