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现在不能忍!”
张士诚因为调了大军南下,且现在又有谢再兴的助力,倒也不想再忍,也就还是下定了决心,让吕珍和赵子虎随时准备统兵南下,攻打镇江。
而中华军这边,朱文正部已先攻占泰兴,且只用了一日。
与此同时。
徐达率常遇春攻下了通州。
桑世杰也抢占了如皋,直接封堵了扬州的海上门户。
张士诚闻知后,不禁胆寒,且不得不承认,好像中华军的确战斗力很强。
“殿下!”
“请让臣做先锋,发动大规模的反击!”
“臣保证,一定能为大帅您攻下镇江、常州诸地。”
“无论是他朱文正、还是徐达、常遇春这些,其实皆不足为惧!”
“他们该有的火器,臣的兵马也有,何况,您已集结有十多万兵马,所以何惧他中华军,大不了鱼死网破!”
谢再兴因此不得不主动向张士诚请命。
他自然不希望张士诚败。
毕竟一旦张士诚败了,他就白投靠了张士诚。
但张士诚没有回应谢再兴,只是表示再议,宣布三日开大朝会,与朝臣们都商量商量。
而张士诚的一些官僚倒也很愤慨,表示不能忍受大同社的威胁,应该给予果断反击。
毕竟这些官僚多数是张士诚征辟自当地的儒士。
这些儒士很多都是大地主,也非常反感大同社。
尤其是一些真的将君辱视同臣辱的腐儒,现在比张士诚还恨朱元璋,甚至还有表示愿意破家为大诚国对抗中华军的。但张士诚自己倒是不敢真的与中华军拼命。
他怕一拼命,什么都没了,包括他现在在淮南的确称王称孤、予取予夺的特权。
何况,他也知道他掌握的战略资源不多,一旦真的跟大同社交战,如果不能速胜,打成了胶着战,只会使得其内部先发生大规模的内乱。
毕竟他现在还没实现粮食自足,也还没有实现兵器自足。
所以他不可能听谢再兴和部分官僚的建议,真的敢跟中华军决裂。
他之前也真的只是恐吓朱元璋、防备朱元璋真的兴兵而已。
只是他没想到朱元璋真的会在宣战后,跟他动兵,夺他的城。
这一下子,就让张士诚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不过,张士诚反击是不可能反击的。
因而,张士诚就在这时说道:
“反击什么,只是损失了些兵马和城池而已!且目前看来,也不确定是谁打的通州和如皋,或许是海上匪寇。”
“在情况未明之前,让吕珍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否则,孤必治其重罪!”
张士信见此跟着附和说:“兄长说的是,指不定是方国珍所为!”
“方贼可恶!”
张士诚似乎直接确定了是方国珍打的通州,把这个锅怪在了方国珍的头上。
“兄长,是不是方国珍,还不能确定,但兵者,凶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