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章诚又对李善长说:“眼下有了足够的土豆这类粮食,建铁路的事得抓紧,我准备设个铁政司,你觉得谁任铁政司郎中合适?”
李善长早就猜到章诚要让他举荐个负责铁路建设的人。
因为这项工程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做的事很多,也涉及到很多资源的调动、钱粮的调动以及人员的调动,甚至还需要和军方接触,承担军运,光是让营缮司负责绝对忙不过来。
所以,李善长早就在开始物色人选,也就在章诚这样问他时,立即回答说:
“下僚倒是有一人可以举荐,此人名唤胡惟庸,现任江北右参政,在和州时,经上位介绍加入了大同社,也是我大同社的老人了,精明干练,一直负责从和州到历阳的粮道。”
章诚听后笑了笑。
章诚这一笑,让李善长心里不由得一紧。
因为他推荐胡惟庸,固然有看上了胡惟庸能力的原因,但也跟胡惟庸会来事,给他送了二百两黄金有关。
他本来是没打算收的,但当时胡惟庸控制着和州到历阳的粮道,他担心自己骤然兴大案,会造成军需出现问题,而影响当时攻打太平和集庆的关键任务,也就收了。
只是李善长一直怕章诚和朱元璋知道了此事。
但其实章诚是不知道的这事的,他的拱卫司主要是用来对外调查,倒是没怎么在内部官员上面用心思。
反而是朱元璋自己的检校在调查内部。
章诚此时意味深长地笑,不过是因为胡惟庸这人让他很熟悉而已。
“那就他吧。”
“阁老所荐,想来不会差。”
“不过还是要嘱咐他,这铁路建设,是干系国家千年的大计,不能马虎,质量上必须过关,技术上不可擅自做主,必须听造桥造路之技术官的。”
章诚说道。
李善长松了一口气,而讪笑说:“章先生请放心,我会嘱咐他的。”胡惟庸接到升他进内阁任铁道司郎中的钧令后,很是开心,他知道他那二百两黄金起作用了。
他当时其实也是壮着给李善长行贿的。
因为他也不知道当时统管江北军政诸事的李善长爱不爱钱,但他又的确不愿意慢慢这样熬下去。
毕竟,他很清楚,汪广洋、舒安国、陶成这些人都比他早加入大同社,所以,他就只能兵行险招,故意在拜访李善长时,在其屋内留下了二百两黄金。
在胡惟庸看来,如果李善长收下,这事就说明他试探成功,以后可以靠钱财结交李善长,如果李善长不收还揭穿他,他就否认这黄金是给李善长,是自己掉了的买债券的钱。
而李善长没有揭穿他,现在还让他成为了内阁各司的郎中之一。
所以,胡惟庸就知道,这说明李善长是愿意拿钱办事的。
因为现在还没彻底灭掉胡元,内政事务还没繁琐到需要设立部级衙门的时候,所以章诚就只先在内阁下面设立了司一级衙门。
但在权力构成方面来说,现在成为一司郎中就相当于成为了将来的一部尚书。
故而胡惟庸非常高兴自己能成为铁政司郎中。
当然,胡惟庸并不满足于只做一个司级郎中,他的野心其实很大,至少比章诚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