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家住隔壁,却要分向不同的方向。
宋雄先到一保,一保保长是个飞律兵土著,早就在等着他。
两人带着一批人看了看田地现场。
先看粮田,再看种棉花的田。
宋雄一直观察当地人的心态表情,发现和他们刚被宋军征服时差不多,波斯人还是比较乐观。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们和宋雄以前一样,都是当地的奴隶和普通百姓,很多人都没有自己的田,要依附贵族和富人家中。
现在宋军打倒了官绅,把田分给他们,只征税和徭役,这是他们可以接受的。
而且宋军征徭役是给钱的,这又和其他王朝不同,一般百姓抗拒心也不是很强,关键也不能抗拒。
宋雄十个保距离还有点远,当天只跑了五个保。
每到一个保,都要查看当地粮田作物的沟渠建设,棉花等经济作物的配套设施。
有些建设是当地人集中出人工,自己干,有些是朝廷在设拉子城收的税里出钱资助。
宋雄要保证粮食产量和粮税的上缴,棉花等经济作物的丰收,才能得到他的奖励。
像他这样的大保长,基本工资每月就一银币,然后年终按成绩再进行奖励。
完成税收和徭役,包括各种朝廷要求的基建都有奖励。
今年是第一年,他任务还是比较重,所以宋雄跑挺勤快,没事就下来监督。
他们还得负责统治新的人口数。
这天看完五个保后,他先后和五个保长都说了同样的话:“六月底前,朝廷要统治设拉子城所属各县,村,保的总人口数,男女老幼,你们各保都得统计出来,上报到我这,给你们三天时间统计上报,我还要再报上村上。”
“诺。”各保长纷纷应诺。
每家每户要统计有多少人口,男的几个,女的几个,年龄段如何,有多少能出徭役,有多少孩子。
“七月,朝廷会在设拉子城开汉语学校,所有各保七岁以上,十六岁以下,都得去学汉语,学费等全部由朝廷来,每人每年上交五斗粮就行。”
“诺。”各保长也纷纷应诺。每人交五斗粮不多,现在每户都由宋军分田,多少都有几亩十几亩,按产量来算,一人一年交一石都行。
但朝廷只象征的收五斗,主要还是用收上来的粮税用作孩子们读书的伙食。
六月底,设拉子十七万人统计出四万三千户,户均四人加。
但青壮不多,因为很多青壮在宋军攻城时战死了。
十八到三十五岁的青壮只有两万多人。
其余的要么小于十八岁,要么大于三十五岁。
设拉子城全城所属粮田面积有三百多万亩,平均每户能分到十七亩,宋军开始分田是均分的,先拿一半田出来按户均分,留一半田不分,等后来统计人口后,发现有的家里男性多,有的女性老者多。
于是在七月份重新分配了一次,把另一半田按照家中男性壮多少来分配。
按此时波斯两季粮食作用年产三到四石的产量,只要没有天灾年荒,宋军收税三成,每年在设拉子城可收税三百万石左右,这放在明末也算是件不得了的事。
整个大明那时全年才收两千万石不到。
宋军在外国均田分,没有贵族和屯田的大佬,收税高达三成,一个设拉子城就能收三百万石以上,足以养活当地驻军和官吏,还有大大的盈余。
而且设拉子城算是粮田比较少的。
波斯是个农业大国,全国可耕田面积达八亿亩左右,占其国土面积百分之三十以上,实际到后世才耕了三亿亩左右,还有近五亿空着没有耕。
而且当地水资源丰富,不会像明末出现大旱大灾的情况,他们有一半耕田可采用自然灌溉,所以大宋在水利和沟渠上的投入,远比国内要少的多。
宋军占据这里后,就开始大面积耕种,扩展粮田,经济作物田。
你不能把大量的田空着不用啊。
波斯农业资源这么好,却不利用这就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