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自是极美的,柳叶眉,桃花眼,眼波流转间,既有成熟女子的妩媚风韵,又带着一股久居人上、历经风浪磨砺出的沉稳与锐利。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气质,在刚刚经历生死劫难后,她脸上不见丝毫惊慌,反而带着一种洞察世情的从容。
她目光扫过现场,在黑衣人尸体上稍作停留,便精准地落在了萧然身上,红唇微启,声音悦耳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力度:
“赵统领,退下。不得对恩人无礼。”
她缓步上前,对着萧然,盈盈一福,动作优雅标准:“小女子沈万蓉,多谢少侠仗义相救。手下人不懂规矩,还望少侠海涵。”
她的目光清澈而直接地落在萧然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与欣赏,却并无寻常女子见到陌生高手的畏惧或羞涩。
她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救命之恩,重于泰山。万蓉感激不尽。此处非谈话之所,前方不远便是青烟城,若少侠不弃,可否让万蓉略尽地主之谊,聊表谢意?”
沈万蓉的邀请合情合理,语气也足够诚恳。萧然略一沉吟,目光扫过身前因为连日骑马而难掩疲惫、小脸上带着几分憔悴的柳小叶。
这丫头身子骨本就弱,这两天风餐露宿,骑在马上颠簸,怕是没少受罪。
“也好。”萧然点头,算是应下了这份好意,“那就叨扰沈姑娘了。”
他利落地翻身下马,然后很自然地朝马背上的柳小叶伸出手。
柳小叶先是怯生生地看了眼神色温和的沈万蓉,这才小心翼翼地将手放入萧然掌心,借力下了马。
脚沾地时,她腿脚明显有些发软,下意识地又往萧然身边靠了靠。
沈万蓉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脸上笑容不变,侧身优雅地做了个“请”的手势:“少侠,小姑娘,请上车。”
马车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加宽敞舒适,铺着厚厚的软垫,中间固定着一张小巧的茶几,上面甚至还摆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和一个小小的香炉,炉内熏着淡淡的宁神香,驱散了方才厮杀带来的血腥气。
萧然带着柳小叶在沈万蓉对面坐下。马车重新启动,平稳地向前走去。
“还不知少侠高姓大名?”沈万蓉亲手执壶,斟了两杯温茶,一杯推到萧然面前,一杯则温和地递给依旧有些紧张的柳小叶。
“萧然。”萧然接过茶杯,道了声谢,言简意赅。
“原来是萧公子。”沈万蓉微笑,目光似不经意地掠过紧挨着萧然坐着的、低着头的柳小叶,“这位小姑娘是公子的……?”
“舍妹,小叶。”萧然抿了口茶,面不改色地答道,语气自然得仿佛真是那么回事。
柳小叶听到萧然的话,身体几不可查地微微一颤,脑袋垂得更低,两只小手紧张地揪着自己粗布衣的衣角。
沈万蓉是何等人物,久经世故,眼光毒辣,岂会看不出这两人绝非亲生兄妹?
那小姑娘对萧然的依赖带着明显的怯懦与感恩,而萧然对小姑娘的维护虽有其细心之处,却少了几分血缘亲情间特有的熟稔与随意。
更何况,两人衣着气质相差甚远。
但她并未点破,只是笑意更深了些,顺着话头夸赞道:“萧公子兄妹感情真好。令妹模样生得真是标致,我见犹怜。”
她话锋一转,开始看似随意地攀谈起来,问些诸如“公子这是要往何处去?”,“师承何处?”之类的问题,言语间既有感激,也带着不易察觉的打探。
萧然两世为人,心思剔透,岂会听不出这绵里藏针的套话?他脸上挂着那副惯有的、略带散漫的笑意,回答得滴水不漏。
去青烟城自是实话,但关于师承来历,则用“家传些许粗浅功夫,不值一提”轻轻带过,至于更多信息,则缄口不言。
沈万蓉见问不出什么,也不着恼,反而对萧然更高看了几分。
年纪轻轻,修为高深,处事冷静,面对她的试探又能从容应对,不卑不亢,这份心性绝非寻常江湖子弟能有。
她心中招揽之意更浓,言语间愈发客气,只谈风土人情,不再触及敏感话题。
车厢内,主要是沈万蓉在引导话题,萧然偶尔应答几句,柳小叶则始终安静得像只小鹌鹑。
就这般一路前行,气氛倒也还算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