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传来敲键盘的声音。“已经在传了。另外,周默刚发来一条消息,说他在海关系统里发现一批‘退运’记录,时间正好是上周二晚上。”
“哪批货?”
“编号B-7,申报品类为‘光伏边框残次品’,实际重量比登记多了四十公斤。”
沈知微眼神一沉。
就是这块样本。
它根本没被退运,而是被人换进了新批次。
她挂掉电话,走回检测仪旁。屏幕上还停留着刚才的数据。她用手指划过其中一行数值,突然停下。
“这里不对。”她说,“铅同位素比例和工业废料不匹配。这种纯度……更像是实验室合成物。”
程雪阳凑近看。“你是说,这不是随便找的污染源?”
“是精准配置。”她低声说,“为了让人一眼看出问题,又不至于当场崩解。”
程雪阳明白了。“栽赃。”
沈知微点头。“他们不怕我们检测,就怕我们不检测。一旦公开结果,舆论会立刻倒向EON,说我们偷工减料。”
她拿起密封袋,重新看向那块碎片。
裂痕深处,有一点暗红色残留。
她把它放进显微镜,调焦。
纤维状结晶,呈放射状分布。
这不是自然老化形成的裂纹。
是人为制造的应力点,让组件在安装后几个月内必然破裂。
“双重陷阱。”她抬起头,“既用重金属污染做明枪,又埋下结构缺陷当暗箭。”
程雪阳脸色变了。“这意味着,就算这次过关,未来电站运行中也会大规模失效。到时候责任全在我们头上。”
沈知微站直身体。“我要见EON代表。”
对方还在会议室等她。见她进来,抬起手腕看表。“超时六分钟。”
“我知道谁动的手。”她说。
男人冷笑一声。“你有证据?”
“有。”她把检测报告推过去,“第一,铅污染只存在于表面,说明是在出厂后添加;第二,裂纹形态符合定向腐蚀特征,需要特定化学试剂和温度控制;第三,”她顿了顿,“这块样本本应被退运,却出现在你们抽检名单里。唯一的解释是,有人打通了物流环节。”
男人翻了几页,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不能证明什么。”他说,“也许你们内部出了问题。”
“如果是内部问题,为什么偏偏选中这一块?”她拿出手机,调出一段视频,“这是昨晚调取的仓库监控。凌晨一点十四分,一辆无标识货车驶入装卸区。司机戴着帽子,但他在下车时碰掉了口罩。”
画面放大。
那人侧脸露出来的一瞬,沈知微的心跳又加快了。
记忆回响响起——三年前的饭局,任远舟举杯敬酒,身边站着一个穿灰色夹克的男人。那人低头切牛排,左手小指缺了一截。
视频里的司机,左手同样少了一指。
她把手机转向德国代表。“这个人,是茂宇集团的运输主管。而茂宇,是任远舟的长期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