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明点头。是了,人生的路,选择重要不假,更重在经历。他是,梁丘也是。
刘医生转头窗口替梁丘把一袋敷贴取来,再交接到他手里。
门诊部连着急诊科的大厅,急诊科南面的一条便捷通道又连接着康复中心大楼和住院部大楼。
刘大明同梁丘二人,在大厅导诊服务台前道再会,职业习惯的刘医生摒不住再交代一遍医嘱。
梁丘笑着应下,他道谢的话没出口,旁边先一阵叫嚷的动静。
医院保安抱着位灰衣黑裤的患者朝急诊科方向奔,后头跟着位年轻护士,手里挽着只灰色通勤手袋。
梁丘说不上哪有些眼熟,再望过去,只瞥见保安急行的背影,还有他抱着的人,似乎光着脚踝。黑色裤腿和黑色皮鞋的衬托下,一截脚踝白晃晃的得扎眼。
“怎么了。”刘大明见他回头,也跟着望过去。
梁丘顿一下,“没什么。”
刘大明感叹,“急诊是真累,24小时就没个消停的时候,”他再催人,“走吧,回去注意休息。”-
梁丘一路驾车回头,周五的晚高峰似乎要来得早一些。路上走走停停的,他扶着方向盘,车子走得不急不躁,心里无端惶惶不踏实。
等到了家里头,先冲了个澡。
大概一身懊糟汰掉,人松泛些,精神也清爽些。
下一秒,有人灵光乍现般的,梁丘想起来了,和施珈遇到的那天,她手里头拿的,就是那只灰色手袋同款。
她说,没人会在单鞋里头搭棉袜。
梁丘随即轮椅里站起来,光着脚就蹦出去。惶惶然怪自己多心的人抓起茶几上的手机,拨通了施珈的电话。
第一遍无人接听。
梁丘紧接着继续呼叫。
这回,几声响之后,那头一个陌生女声:
“你好,这边是S大一附院行政值班室,机主现在在我们医院急救……”——
作者有话说:*本章结尾有查资料,并参考急诊科操作规范条例和能搜索到的相关法律法规,总之,下章就见到啦~
第20章
会议中心的洗手间,施珈极力压抑着呕吐的声音。胃里的东西大概全吐空了,身体才清醒一阵盖过一阵的急骤的疼痛。
虚了一身冷汗,施珈腰都难挺直地强撑到了车上。她根本不敢多张口,紧闭着眼睛紧抿着唇,因为此时腹部的痛感诡异极了,突然就推翻先前药力镇压,迅猛反扑,甚至蔓延到后背,也牵扯得她直反胃。
医院大门车辆入口处,什么时候都熙来攘往的地方,六七台车子正排在前面呢。司机师傅和气地询问乘客,是否往前去去,靠正门给她靠边停。
施珈简单应声,这里下车也可以的,只是她摒不牢抱歉,朝司机要垃圾袋或着塑料袋。
司机师傅这才转头来看清楚她惨白的面色,更觉察乘客小姐怎样的好心性同好忍性,难捱了这一路。同理心也义不容辞的助人精神,他当即拿了只黑色塑料袋,再次提醒后座有水,要乘客小姐不要忍着了,真吐车上也无妨,谁都有个病痛的时候,他给她把车子开进去。
等进去了大门,门诊楼前却没办法泊车的,司机师傅问施珈还能不能自己就医,不行他得找个地方临时停一下,才好送她进去。
施珈才吐过苦胆水,口里难受,面上更狼狈的难为情,谢谢司机师傅好心,她自己去就行了。
一根筋的文明标兵,扶着腰腹下车,还不忘先找个垃圾桶。终究还是痛得发晕,施珈用力压着上腹位置蹲了下来,要缓口气。
来往的人里有一对相扶的花甲夫妻,热心肠也多半医院里头往返出来的眼力,太太看施珈一旁埋头蹲着像情况不大对,马上张罗丈夫进去,急诊分诊台喊出来一名护士帮忙查看。
分诊护士开始还一贯的程序流程问施珈的情况,发作时间,症状,是否用过药。
一心疑心自己或许是急性胃肠炎的人,逻辑清晰地答过护士的问题,都来不及说出自己的猜测,护士掺着她刚起身,施珈忽然晕得讲不出话,手心里冷汗冒出来,人轻晃一下,眼前一黑倒下去。
听见动静跟出来的保安,迅速麻利地配合着护士,疏散忙忙碌碌也不妨碍分心停下来围观的人群,抱起患者就冲着急诊科去了。
一小时后,施珈转至急诊科留观区病房输液,要等内科病房通知,再转内科住院治疗。医生诊断轻症急性胰腺炎,而不是她疑心的急性胃肠炎,之前突然晕倒,则是突发低血糖导致。
原本推过葡萄糖过了十来分钟,施珈是醒过来了的,只是腹部的剧痛好像也跟着觉醒,她难受极了,又反胃想吐。反复地折腾之后,魂灵头出窍般,都不晓得自己怎么做完的各项检查。直到给她送到病房里输上液,她才模模糊糊想起来问护士自己的随身物品,手机,还有手机。
大概再后来,阵痛药物起作用了,施珈坚持了一会儿,浅浅睡过去-
梁丘赶到急诊护士台询问时,值班台护士即便常年什么样的病患接诊不计其数,仍着实愣了一眼。
眼前人松散的额前发,深邃的五官,即使面有急色依旧谦和的好气度。可他也太明显的缺失——左臂黑色卫衣的袖子堆在手肘之上,只一截不长的小臂勾住身侧的黑色腋拐,左腿也不到膝盖的位置上戛然而止,黑色的裤腿不大服帖地别在身后。
梁丘略过对方眼里的诧异,他不是来就诊的,他要找一位叫施珈的女患者,“不满28周岁,应当是27岁,刚送来不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