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赶紧找来了刘小月和刚好又来庙里帮忙的陈青青商议。
“不行不行,得限流!还得发號牌!”
王根生擦著额头的汗提议道。
“我同意!不然太乱了,而且好多人大老远从济市来,別让他们白跑一趟,得有个先来后到。”
刘小月看著外面黑压压的人群,连连点头。
“我去找块板子写通知!再去找点纸笔来做號牌!”
陈青青自告奋勇,立刻行动了起来。
很快,一块手写的公告板立在了城隍庙门口显眼的位置:
“敬告各位善信:因近日入庙祈福人眾,为保秩序井然,避免拥挤踩踏,即日起本庙实行號牌入场,需入殿叩拜者,请於此处领取號牌,依序而入,每日限號三百,敬请谅解,心诚则灵,城外遥拜,亦可达天听。”
同时,庙祝王根生与刘小月还有陈青青和王兰兰四人开始给排队的人群分发手写的顺序號牌。
许多从济市来的游客,拿到的號牌已经排到了几天甚至一周之后。
出乎意料的是,大家虽然有些遗憾不能立刻进去,却都表示理解。
“应该的应该的!咱们是来感谢城隍爷的,可不是来添乱的。”
“没错,排到周五是吧?正好在蓉城玩几天!听说蓉城周边有不少地方的环境都可好了!”
“对对对,就当来旅游了,蓉城美食多,正好尝尝!”
“城隍爷保佑,咱们这趟肯定顺顺利利的!”
拿到號牌的人们,很快就开始互相交流著如何在蓉城及周边游玩攻略,气氛反而变得更加融洽和期待起来。
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波,竟意外地促进了蓉城旅游业的短暂繁荣。
而蓉城城隍庙的灵验之名,也隨著这些济市游客的口口相传,变得更加响亮,向著其他更远的地方扩散开去。
。。。。。。
而此时的北市。
空气中早已瀰漫开一股不同寻常的炽热与喧囂,仿佛整座城市都在为即將到来的盛事而屏息,继而沸腾。
一年一度最盛大的游神时节,就在眼前。
因为此前增损二位將军显圣,亲自上身到了乩童林金和林玉还有林石三兄弟,这事早已如野火燎原般传遍了北市的大街小巷。
茶余饭后,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的都是这件奇事,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与自豪。
这股风潮也让人们对今年的游神节抱有了空前的期待和近乎狂热的热情。
大家都憋著一股劲,想亲眼瞧瞧,被將军真灵附身过的乩童,今年踏火巡街时,究竟会展现出何等惊人神异的风采。
因此,今年的游神节,何止是热闹,简直可以说是北市有史以来空前绝后的火爆。
庙口前的广场早几日就被各种摊贩和准备物资的人们占满,香火钱也比往年丰厚了许多。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著发自內心的笑容,那是一种与有荣焉的高兴劲儿,藏都藏不住。
准备起游神需要的物什来,也格外有劲道,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汉子们吆喝著號子,合力擦拭打磨那沉重却神圣的神轿,木屑纷飞中,轿身被擦得光可鑑人。
妇女们手脚麻利地清洗和摆放著堆积如山的鲜果和三牲祭品,空气中飘著瓜果的清香和熟肉的诱人气味。
孩子们则兴奋地围著刚刚扎好,栩栩如生的龙灯狮头跑来跑去,嘰嘰喳喳的欢笑声比过年还要响亮几分。
一切的筹划与准备都已就绪,今年的游神盛会,重任正式交给了以经验最老道,行事最稳重的林火旺为首。
陆寻法师和陈庸法师两位修为高深,见多识广的高人从旁辅佐,三人共同主持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