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直出声。
“中郎大人。”贾环停下脚步,回过声问道:“有什么吩咐?”
曾直没有出声,打量眼前的少年。
贾环面不变色,气度不好也不坏,令曾直越发满意。
“你可知昨日节帅为何对你不满?”
“请中郎大人教我。”
一个教字,让曾直心情大悦,笑道:“节帅常说以人为本,此次咱们的确要图谋山西,可为的非节帅一人之利,而是真真正正的为了百姓。”
能不能悟透,就看贾环自己了。
曾直打量这贾环。
贾环恍然大悟。
是啊。
这才是姐夫,难怪姐夫不满意自己的话,贾环知道以后自己该怎么说话了。
姐夫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那自己就是什么样的人。
自己沉得住气。
十年。
二十年。
自己一定能等到机会,至于可能吃二十年的苦,贾环没有在乎。
同时。
魏照穿着威风的官服,摆着御史的派头,在官吏的护送下来到节度府,当众向王信问道:“三年归京述职,节帅什么时候回京?”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大同的动向,魏照虽才来不久,也明白了大同即将对太原下手。
如今的太原对于大同而言犹如脱光衣服的新娘。
魏照思考了一夜,实在没有了主意,决定搬出朝廷。
曾直等人皱起眉头。
节帅当然不可能回京,和以往不同,现在节度府与朝廷的关系,节帅回去京城的风险太高,谁都冒不起这个风险。
魏照故意当众询问,让节帅没有了回转的余地。
()
西欧国家的所谓文艺复兴,实质上也是类似晋朝衣冠南渡的某种形式。
在黑暗降临的土地上,所有的文明都在毁灭,或者逃离世外桃源。
而在十四世纪的时候,主要文明之外的地区,反倒是贫瘠些的西欧,就算是这个时候的西欧,对比蒙古帝国的存在也算是一片“净土”。
有需求才有贸易!
那么明初的时候商税低,要反过来鼓励商业,所以连军粮都是通过商行来运转,还有解放工匠,对工匠的禁锢,相比较元朝,明朝有了质的进步。
冶铁业也向民间开放,带来铁产量的突飞猛进,有了后来明朝铁锅是出口拳头产品的行业基础。
到了这个时期,明代的商税依然收不上来,或者朝廷想要收商税却无法落实。
难道商人有权力拒绝朝廷?
真正拒绝的是官员。
商业是在官员们手里的,靠着手里的权力垄断。
一饮一啄自有天定。
大周承袭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