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冯庸落败,节度府空置了几年。
一直到王信担任大同节度使,这里才又被腾了出来,反倒是巡抚衙门沉沉浮浮,如今又迎来新的主人。
曾直负责节度府的主要事务,皱着眉头问道,“如何应对这位新御史?”
“公事公办。”
王信没有在意。
明初的时候哪里有什么贸易,放眼周边何处不是蒙古人的地盘?
连中国都被治理的如此凄惨,何况是周边。
西欧国家的所谓文艺复兴,实质上也是类似晋朝衣冠南渡的某种形式。
在黑暗降临的土地上,所有的文明都在毁灭,或者逃离世外桃源。
而在十四世纪的时候,主要文明之外的地区,反倒是贫瘠些的西欧,就算是这个时候的西欧,对比蒙古帝国的存在也算是一片“净土”。
有需求才有贸易!
那么明初的时候商税低,要反过来鼓励商业,所以连军粮都是通过商行来运转,还有解放工匠,对工匠的禁锢,相比较元朝,明朝有了质的进步。
冶铁业也向民间开放,带来铁产量的突飞猛进,有了后来明朝铁锅是出口拳头产品的行业基础。
到了这个时期,明代的商税依然收不上来,或者朝廷想要收商税却无法落实。
难道商人有权力拒绝朝廷?
真正拒绝的是官员。
商业是在官员们手里的,靠着手里的权力垄断。
一饮一啄自有天定。
大周承袭明制。
越是官商越是惧怕大同,同样的,大同的繁荣,乃至于税收靠的也是商业为主,包括个人税不也是建立在商业繁荣之上,人们有了丰厚的回报,才有缴个税的条件。
可偏偏这个商税,官府收不到手里。
因为设计中少了这一环。
就像官商这种落后关系,无论条件多么的富庶,在这种落后生产关系下,不会有一丝兴盛的可能。
哪怕在外力的影响下,稍微压缩了这个落后的生产关系,带来了一丝繁荣,可要不了多久,落后的生产关系注定了生产力无法进入先进生产关系。
所以大同的新增利益再多,落后的官府也别想得到一分一毫。
“士农工商。”
“既然鄙视经商,何必靠商税而活。”
王信冷笑。
自从上次姐夫亲自给自己上药,贾环心里就认定了姐夫。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
想起最近姐夫对自己恶劣的态度,贾环有些心灰意冷,“齐缪,你说节帅会不会后悔和我姐姐的婚事?”
工人一个月至少六天假,有些商行甚至八天假。
节度府定的是六天。
每个月六天休,六钱六分的俸禄,一年八两银子。
普通吏员定为五级,每二年升一级,每级提高二两五钱的俸禄,也就是二级吏员的工资每年是十两五钱。
贾环和齐缪都是一级吏员,每年才八两银子。
不过他们二人都是单身,八两银子生活的很滋润,并不为钱财犯愁,但是想要养家糊口的话,二级吏员很吃力,三级吏员就不错了,四级吏员是小足,五级吏员到小康。
“不会吧?”齐缪不敢确定。
贾环脸色阴冷。
自己姐弟是庶出,从小受够了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