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差事?”
老郑直接问道。
吴亮没有在意,解释了一遍。
“行。”
老郑没有多言,但是提醒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过此事极为凶险,除了要挑选出胆大心细,本事过硬的兄弟们,更重要的是有必死的觉悟。”
深入敌人的势力范围,虽然有通风报信等种种便利,可要活捉回大同的对象是总兵啊。
吴亮慎重的点了点头。
“我也会去,和几名兄弟都说过了,为了大同,兄弟们都愿意拼一把。”吴亮丝毫没有犹豫。
老郑没有怀疑。
如果选出的人不值得信任,那么这件此事必死无疑,老郑不怕死,但绝不会为了別人死,除非是为了大义,而且哪怕是大义之下,也不会白白送死。
既然是节度府亲卫营里挑选出来的人,老郑心里相信。
宣府。
“仇都尉,请留步,无需再送,终归一別。”
一名官员笑呵呵的拱手。
轿夫们束手而立,安静的等在远处,光杂役就有三十余人,一路上精心照顾官员。
仇都尉带著百余名兵马相送。
“前面就是大同境內,恕下官不能相送。”仇都尉满脸歉意,关心的说道:“还望魏大人小心,那王信狼子野心,胆大妄为。”
魏照点了点头,没有在意,“皇上派你来宣府,又让你带足五千兵马,不光是为了让你到宣府接应我,更是指望你接管宣府。”
“下官心里有数,一定不令皇上与魏大人失望。”
仇都尉一脸坚定。
在京营受够了打压,连自己儿子都跟著自己遭受无妄之遭,差点被冯紫英那小子打死。
提督与贾府关係亲近,自己不光恨提督父子,连带著贾府自然也是敌人。
於公於私,自己都要解决王信,仇都尉並不担心自己拿不下宣府的兵权,更担心眼前新任大同御史,“皇上要召王信归京述职,虽然有理由充分的三年归京述职惯例,恐怕王信绝不会轻易答应。”
“他答应不答应,他都输了。”
魏照不以为然。
“宣府三万大军,太原六万大军,皇帝还在改革京营十八万大军,前前后后后光战兵就有二三十万,你们办的越好,我应对王信的底气就越足。”
魏照態度和蔼,没有文官对武官的盛气凌人。
仇都尉不再多言。
京营的十八万大军都不用提,只要自己拿下宣府的兵权,再配合太原军,光两支军队一前一后就能盯死大同军。
“大同军要是再像上回那般偷袭太原军,我一定率领宣府军进攻大同,捣其巢穴,活捉王信,为朝廷解决此患。”仇都尉一脸自信。
数月前太原军之败,全是友军不给力的原因。
当时的宣府军竟然按兵不动。
不可理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