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秦科长,你去忙吧,有问题我们再找你。”
秦月明点点头,转身离开,步履似乎有些沉重。
人一走,三人立刻投入工作。赵刚和小李仔细核对合同和付款凭证。林川则翻开了那本设备维保记录。
“主任,合同金额确实是三千二百万整。”
小李报告,“付款分三期:合同签订后付30%,设备到港验收后付50%,安装调试合格运行一年后付20%。付款凭证清晰,收款方是‘康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走的是医院对公账户转账。”
“康泰医疗?”赵刚皱眉,“查过这家公司吗?”
“来之前粗略了解过。”林川一边看着维保记录一边说,
“本地一家规模中等的代理商,成立五年左右,主要代理进口高端医疗设备。背景看起来干净,法人代表叫黄德发,没什么特别记录。”
“合同条款…看起来很规范。”
小李仔细看着,“技术参数、交付时间、验收标准、付款条件、违约条款、售后服务…都很详细。附件还有专家评审意见和市里的采购批复。”
“如果只看这些,确实合规。”赵刚摸着下巴,“但举报信说价格虚高…怎么证明?”
林川放下维保记录,目光炯炯:
“证明价格虚高,光看合同不行。需要横向比对同期同类设备的市场成交价,需要了解这台设备的真实成本构成,甚至需要国际询价。这需要专业力量和时间。”
他拿起维保记录本:“但是,这笔账暂时放一放,耗材那边可能有突破口。你们看这本维保记录有什么不对?”
赵刚和小李凑过来。记录本上详细记录了每次维保的时间、项目、更换配件、工程师签字、科室确认签字。看起来也很规范。
“频率不高,都是常规保养。”小李说。
“问题不在频率。”林川指着其中一页,“看这里,去年12月15日,记录显示‘球管校准,更换备用高压发生器模块(编号GZ-2023-012)’。工程师签字是‘康泰公司工程师张磊’,科室确认是设备科马科长。”
“这怎么了?”赵刚没看出异常。
“这台‘光影至尊’的核心部件之一,是它的零兆金属球管,理论上使用寿命非常长,至少几十万次曝光。”
林川语气冷了下来,“高压发生器模块也是高度集成的耐用部件。设备去年9月才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到12月才三个月,常规校准可以理解,但更换备用高压发生器模块?而且是在非故障情况下‘更换备用’?这在逻辑上说不通。更像是…为了某种目的提前进行的操作。”
“为了什么目的?”小李追问。
“制造损耗记录?或者…为下一步更大的套取费用做准备?”
林川推测,“更重要的是,这个‘更换’记录,需要对应的配件采购、出入库和财务结算凭证来佐证。秦月明给的资料里,只包含了设备本身的采购和维保合同付款,没有单列的配件采购明细。”
赵刚眼睛一亮:“您的意思是,耗材…或者说配件,可能是他们做手脚的另一条路?就像举报信里说的导管?”
“很有可能。。。”林川果断道,“医疗腐败,设备和耗材是两大肥肉。设备采购金额大,但风险也高,查得严。”
“而高值耗材和配件,单价也不低,但使用频繁、损耗理由多、管理环节更琐碎,更容易浑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