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很重要,但‘稳’字当头,不能把学校搞得鸡飞狗跳啊。”
楚中天心中冷笑,知道这是周明春在利用规则和舆论进行反扑,试图从程序上否定林川的办案合法性,为张伟翻案甚至打击林川做铺垫。
他沉稳回应:
“周书记、沈书记、各位领导,林川同志在办理王海涛、张伟案,始终在法规框架内进行,所有证据的收集、对涉案人员的措施,都严格遵守了监察法及相关规定,有完整的审批记录和同步录音录像。”
“所谓的‘程序瑕疵’、‘诱供逼供’,目前没有任何实质证据支持,更多是涉案人员及其关系人的不实之辞,甚至是别有用心的污蔑。”
他看向沈岩:“沈书记,关于张伟案的证据,我们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报告,随时可以呈报省纪委审核。”
“王海涛翻供,恰恰说明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做最后的挣扎。”
“至于对学校秩序的影响,我们承认客观存在,但这正是腐败分子多年来践踏规则、破坏公平所造成的恶果集中显现。”
“长痛不如短痛,彻底剜除毒瘤,才能恢复东华教育真正的清朗和稳定。”
沈岩眉头紧锁,没有立即表态。高振副书记则开口道:
“中天同志的决心值得肯定。但周书记和李厅长提到的社会影响和程序问题,也确实值得重视。”
“尤其是涉及到一位市局主要领导干部,影响面广。我的意见是,省纪委可以成立一个专项复核组,进驻东华,对张伟案的关键证据链、办案程序进行一次全面的、独立的复核。”
“这样既能确保案件经得起历史检验,也能回应各方面的关切,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周书记,您看?”
周明春微微颔首,显得很公允:
“高书记的意见很稳妥。复核是必要的。我们既要对腐败分子绝不姑息,也要保护干部干事的积极性,更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和办案机关的公正形象。”
“复核期间,为了体现公正,也为了平息争议,我建议,让林川同志暂时。。。回避一下张伟案的直接调查工作。。。”
“让他集中精力处理好王海涛那边。。。楚书记,这也是对林川同志的一种保护嘛。”
楚中天心中怒火翻腾。
这招太毒了,复核是假,拖延时间、干扰办案、打击林川是真。
一旦林川被调离核心调查,张伟案必然被拖入泥潭,王海涛那边也可能生变。
但他不能直接反对“复核”这个看似合理的要求。
“我同意省纪委进行复核。”
楚中天沉声道,“这体现了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但是,林川同志作为案件主办人,对案情最熟悉,在复核期间让他完全回避,不利于复核组全面了解情况,也可能影响办案效率。”
“我建议,林川同志可以配合复核组工作,但不再担任具体调查任务的指挥。”他必须为林川争取一个能继续接触案件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