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笔钱还是从银行借贷的。
理论上用的还是百姓的钱。
这第一个项目,赵正非常的重视,在立项的时候,就格外的关注。
其次,便是放慢战争的进程,开始笑话战争带来的红利。
把这些钱财和人力,转化为国家底蕴。
大量的南洋百姓开始进入中原,南洋女子为了更好的生活,大量的嫁入中原。
这也就催生出了婚介所。
第五批公国已经确定,第六批公国的名额已经下来。
大顺拥有封底的勋爵,足有一百五十多人。
而且这个数量还在提升。
独特的军功制度,催生出了很多低级的功勋。
只是说,这些低级功勋食邑少,封地也少。
比如说,最低级的功勋,食邑仅有十户,封地仅有百亩。
连小村子都不是,还不足一保。
最高级别则是万户,拥有三五万食邑,堪比一个小国。
所以,针对这些低级功勋,就出台了新的管理办法。
比如,你可以不要食邑,不要土地,一次性买断,当然,对功勋的薪资是一直发放到这个功勋去世为止。
要么给与一定的补偿,然后让他们回家转业,从军转吏,继续为朝廷效力。
哪怕是最低级的功勋,也是尤为难得的。
这也是赵正的杀招。
目前大顺统计在册的低级功勋,既食邑不超过百户的有近四千人。
这些人,有些是打算继续留在军队深造,但是也有负伤的。
这些负伤难以为继的功勋,则是会转业。
赵正尤为关注这一批人。
二月底,功勋军人转业大会上,足有二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