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桶里的水,竟然顺著皮管,源源不断地,向上流进了水缸里!
“这……这是妖法?”
“水怎么会往高处流?”
整个课堂,一片譁然。学生们的世界观,受到了巨大的衝击。
“这不是妖法。”陈平川的声音压过了所有的议论,“这叫虹吸原理。它的背后,是大气压强在起作用。”
接著,他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这些对现代科学一无所知的学生们,解释了什么是大气压,什么是压强差。
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
他们从未想过,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背后,竟然隱藏著如此深奥的,可以被计算和利用的规律。
这比圣贤书里的微言大义,要有趣得多,也直观得多!
陈平川看著台下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心中充满了欣慰。
这就是他想要的新血。
一群不被传统思想束缚,敢於质疑,敢於探索的年轻人。他们,才是大夏帝国,未来的希望。
课程的设置,也完全由陈平川亲自拍板。
他將自己脑海中的现代理工科知识,分门別类,拆解成最基础的讲义。
《基础力学》讲的是牛顿三大定律,《蒸汽机原理》讲的是热力学,《基础化学》讲的是元素周期表……
虽然这些知识,在他看来,只是初高中的水平,但在这个时代,却无异於天书。
为了让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他还特地將年事已高,精力不济的工部尚书全伯,请来担任理工学院的第一任名誉院长。
格物院的具体研发工作,则彻底交给了全伯最得意的弟子,吴墨。
御书房內,陈平川、全伯、吴墨,三人正在商议著格物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陛下,如今我大夏的蒸汽机技术,已是独步天下。无论是军舰,还是铁甲车,都已全面换装。下一步,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在蒸汽机上,深耕细作?”吴墨问道。
“不。”陈平川摇了摇头,“蒸汽机的体积和效率,已经快要接近极限了。未来的动力源,不在於烧水,而在於烧油。”
他从御案上,拿起一张自己亲手绘製的图纸,递给吴墨。
“这是朕构想的一种新式发动机,朕称之为『內燃机』。它通过在密闭的气缸內,点燃油料,產生爆炸,推动活塞做功。它的体积更小,爆发力更强,效率也更高。”
吴墨和全伯,凑在一起,看著图纸上那精巧复杂的结构,眼中都放出了光。
“气缸,活塞,曲轴,火塞……陛下,这……这简直是天才的构想!”全伯激动得鬍子都在颤抖。
他搞了一辈子机械,一眼就看出了这內燃机的巨大潜力。
“全老不必激动。”陈平川笑道,“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如何將它变成现实,就要靠你们格物院了。朕给你们定个目標,两年之內,朕要看到第一台可以稳定运行的四缸內燃机样机。”
“陛下放心,臣等,定不辱命!”吴墨郑重地接过了图纸,也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还有这个,”陈平川又拿出一份图纸,“这是改进型的电报系统。现在的电报,传递消息,还是靠收发员的耳朵去听长短音,效率太低。朕设计的这个系统,可以將长短音,直接转化为纸带上的符號,朕称之为『莫尔斯电码』。这样一来,信息的传递和记录,会更加精准和快捷。”
“朕要求,半年之內,建成从京城,到北境都护府莫斯科,再到南洋都护府河內的实时通讯线路。朕要知道,帝国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都能在第一时间,传到朕的耳朵里。”
一道道命令,从陈平川的口中发出。
內燃机,代表著陆地动力的革新。
电报网,则代表著信息传递的革命。
他要做的,就是在西方列强还在蒸汽时代蹣跚学步的时候,將大夏,直接带入內燃机和资讯时代!
他要让那些追赶者,绝望地发现,他们和东方巨龙之间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被拉得越来越大。
理工学院的大门外,第一批新生,在结束了一天的课程后,三三两两地走了出来。
他们脸上带著疲惫,眼中却闪烁著兴奋的光芒,还在热烈地討论著课堂上的內容。
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在他们面前,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