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三兄弟外,诸葛?还有两个女儿,长女梦雪、次女若雪,皆比诸葛瑾小且比诸葛亮年长。
屋内行礼的正是诸葛?的长女诸葛梦雪。
虽是女郎,但刘备并未因此就有所怠慢,亦是回礼。。。。
夜色如墨,笼罩着汉中城头。风从秦岭深处吹来,带着几分寒意,掠过城墙上的旌旗,猎猎作响。城楼之上,一盏孤灯摇曳,映出一道挺拔的身影。那人披甲未卸,手按剑柄,目光如炬,凝望着北方的群山。正是刘备。
自入主汉中以来,他未曾安寝一夜。每日操练士卒、修筑城防、安抚百姓,事无巨细,皆亲力亲为。诸葛亮曾劝他:“主公已据险要之地,可稍歇息。”刘备却只是摇头:“天下未定,何敢言歇?曹魏虎视于北,孙权窥伺于东,若我稍有懈怠,便是万劫不复。”
此刻,他站在城头,心中所思,却非兵戈之事,而是那日张鲁归降时所说的一句话:“此地龙脉汇聚,得之者兴,失之者亡。”当时他只当是方士之言,不足为信。可这几日,每至子时,他总觉胸口闷痛,似有重物压心,梦中常见一条赤龙盘踞山巅,仰天长啸,声震九霄。
“难道……真是天命所归?”刘备低声自语,声音几不可闻。
忽然,身后传来脚步声。轻而稳,是他熟悉的节奏。
“孔明。”刘备没有回头。
诸葛亮缓步上前,手中执一卷竹简,神色凝重。“主公,刚收到细作密报??曹操亲率大军三十万,已出长安,前锋抵达斜谷口,不日将至。”
刘备眉头微皱,却并未惊慌。“终究还是来了。”
“以眼下兵力,恐难久守。”诸葛亮沉声道,“我军虽有地利,然粮草储备仅够三月之用。若曹操围而不攻,断我补给,汉中必危。”
刘备缓缓转身,目光如刀:“那你以为,当如何?”
“唯有主动出击,挫其锐气。”诸葛亮顿了顿,“或可效韩信暗度陈仓之策,遣奇兵绕道子午谷,直袭长安,逼曹操回援。如此,汉中方能转危为安。”
刘备沉默良久,终是摇头:“子午谷险峻无比,七百里无人烟,一旦遇伏,全军覆没。昔日韩信得天时地利人和,今我军疲敝,岂可轻蹈险地?”
“那便只能坚守待变。”诸葛亮叹道,“然变数难测,主公需早做打算。”
刘备望向北方,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有一计,或可退敌,但需一人舍身赴死。”
诸葛亮心头一紧:“何人?”
“关平。”刘备低声道,“命他率五千精骑,假扮我军主力,自褒斜道北上,引曹操主力深入。我则亲率大军埋伏于箕谷,待其疲惫之时,骤然出击,必可大破之。”
“此计太过凶险!”诸葛亮急道,“关平乃云长之子,若有个闪失,如何向二将军交代?”
刘备闭目片刻,声音低沉:“正因他是云长之子,我才更信他能成此事。忠义之血,岂惧生死?”
话音未落,远处忽有火光冲天而起,紧接着鼓声震耳欲聋。
“敌袭!”城下守军高呼。
刘备与诸葛亮对视一眼,迅速奔下城楼。只见西北方向烟尘滚滚,火把连成一线,宛如长蛇蜿蜒而来。斥候飞马回报:“魏军先锋夏侯渊、张?已至阳平关外二十里,正连夜架桥渡河!”
“来得好快!”刘备冷哼一声,“传令三军,即刻集结,迎敌于野!”
当夜,汉中城外,战鼓齐鸣。
刘备亲率两万大军列阵于阳平关前,弓弩手居前,长枪阵列后,骑兵隐于侧翼。月光洒在铁甲之上,寒光凛凛,杀气腾腾。
不久,魏军列阵而来。夏侯渊立马阵前,冷笑喝道:“刘玄德,你不过一介织席贩履之徒,也敢据我汉中?今日便叫你葬身于此!”
刘备不动声色,只抬手一挥。
鼓声骤停。
万籁俱寂。
下一瞬,一声怒吼划破夜空??
“吾乃关羽之子,关平是也!”
只见一员小将跃马而出,手持青龙偃月刀,面如冠玉,目若朗星,正是关平。他单骑冲阵,刀光如雪,直取夏侯渊。
夏侯渊大惊,仓促举刀相迎。铛!一声巨响,火星四溅。关平力大无穷,竟将夏侯渊震得手臂发麻,坐骑后退三步。
“好小子!”夏侯渊怒极反笑,“倒有几分你父当年的气势!”
两人交手十余合,不分胜负。张?见状,拍马舞枪来助。关平以一敌二,毫无惧色,刀法凌厉,招招夺命。忽而一个回旋劈斩,逼退张?,随即反手一刀,险些削中夏侯渊脖颈。
魏军阵中已有骚动。
刘备见时机已到,再次挥手。
号角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