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 第169章 刘备再破袁术曹昂成门生求追订求月票(第1页)

第169章 刘备再破袁术曹昂成门生求追订求月票(第1页)

又见丁夫人身边,冒出一个跟曹操有七分相似的少年。

少年躬身一礼,语气恭谨:“小辈曹昂,见过皇叔,谢皇叔相救之恩。”

曹昂?

曹操的长子?

那个将坐骑让给曹操,步行保护曹操而死的。。。

刘修放下手中的竹简,抬头望向窗外。暮色四合,天边最后一抹残阳如血般染红了半片苍穹。他揉了揉酸痛的太阳穴,案前堆满了未批阅完的军报、粮册与地方奏疏。自上月拿下南郑之后,三辅之地尽归其手,百姓归附者日众,士人投效者如云,可随之而来的政务也如山压来,几乎令人喘不过气。

“主公,夜深了。”陈群轻步走入书房,手中捧着一碗热汤药,“该歇息了。”

刘修接过药碗,一饮而尽,苦涩在舌尖蔓延开来。“歇不得啊……关中虽定,曹操尚据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稳坐江东,虎视淮南;刘备屯兵荆州,暗结刘表余党。我若稍有懈怠,便是万劫不复。”

陈群垂首道:“然则主公日夜操劳,形销骨立,非长久之计。将士们见您如此,亦不敢安寝,皆争先效命,恐拖垮全军士气。”

刘修苦笑一声:“你说得对。可这天下棋局,一步错,满盘皆输。我本布衣,起于微末,靠的是什么?不是天命,不是贵胄出身,而是比别人多熬一夜,多想一策,多走一步。如今好不容易打下这片基业,岂能因一时疲倦而功亏一篑?”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亲卫推门而入,单膝跪地:“启禀主公!斥候急报:曹操遣使西行,已入斜谷道,自称奉天子诏,欲与主公议和结盟,共讨袁绍残部。”

刘修眉头一皱:“曹操何时变得这般仁义了?袁绍早灭,哪还有‘残部’可讨?分明是试探虚实,借机窥我根基。”

陈群沉吟片刻,低声道:“此使若拒不见,恐落人口实,说我等不尊朝廷;若见之,则须防其巧言令色,动摇军心民心。不如……设宴相迎,观其言辞举止,再作定夺。”

刘修点头:“就依你所言。明日设宴城楼,我要让全城百姓都看看,那所谓的‘汉相’派来的使者,究竟打着什么算盘。”

次日清晨,南郑城头旌旗猎猎,鼓乐齐鸣。百姓闻讯而来,挤满街巷,争相目睹朝廷使者风采。刘修身穿玄甲金袍,腰佩青锋剑,立于城楼之上,目光如炬。

不多时,一队车马缓缓驶入城门。为首之人身着朱紫官服,头戴进贤冠,面白无须,正是曹操心腹谋士蒋干。

蒋干昂首登楼,拱手作礼:“奉丞相之命,特来宣谕天子圣旨,愿与益州牧刘公携手同心,共扶汉室,剿灭叛逆余孽,安定四方。”

刘修不动声色,只淡淡道:“天子安否?”

蒋干一滞,随即笑道:“天子龙体康健,日理万机,忧心天下割据,故命丞相广结英豪,共图大业。”

“哦?”刘修冷笑,“那请问蒋大夫,天子可曾亲笔诏书予我?还是仅凭丞相口谕便称‘圣意’?”

四周百姓闻言,顿时哗然。有人窃语:“连天子诏都没有,也算朝廷使者?”

蒋干面色微变,但仍强作镇定:“刘州牧明鉴,兵事紧急,文书往返不便,丞相权宜行事,乃为大局计。”

“大局?”刘修霍然起身,声音陡然提高,“当年董卓焚洛阳,迁天子于长安,也说是‘为大局计’;李?郭汜杀大臣、掠宫女,亦称‘奉诏行事’。今日曹孟德挟天子居许昌,断四方贡赋,贬黜百官,亦要天下人称他‘忠臣’?”

全场寂静,落针可闻。

蒋干额角渗汗,却仍咬牙辩道:“刘州牧此言差矣!丞相迎驾许都,保全宗庙社稷,兴屯田、安流民、平黄巾、定河北,功在当代,泽被苍生。岂同于董卓之流?”

“不错。”刘修缓步走下台阶,直视蒋干双眼,“曹操确有能耐,远胜董卓百倍。正因如此,我才更惧他三分。董卓粗鄙武夫,暴虐而速亡;曹操文韬武略,伪善而深远。他今日能代天子发号施令,明日便可废帝自立。诸位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城下百姓齐声应和:“正是!正是!”

蒋干脸色铁青,拂袖怒道:“刘修!你竟敢当众诋毁宰辅重臣,莫非真要反叛朝廷不成?”

刘修仰天大笑:“反叛?我刘修起兵以来,未曾妄取一郡而不安抚百姓,未曾战胜而不赦降卒,未曾得地而不修水利。我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商旅畅通,儒学复兴,刑狱清明。试问,谁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是你背后那个名为‘辅政’、实则专权的曹操,还是我这个躬耕南阳、白手起家的刘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