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大哥别卷了,你都卷成汉中祖了 > 第157章 刘备改革大汉司雍根据地求追订求月票(第1页)

第157章 刘备改革大汉司雍根据地求追订求月票(第1页)

尚书台有令、尚书仆射各一人,尚书六人,左右丞两人,侍郎三十六人,令史十八人。

除钟繇入为尚书外,刘备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表贾诩为尚书仆射,又将尚书台正式脱离少府,并提高尚书台禄秩。

由原来“令禄秩千石,仆射,尚书禄秩均六百石”改为“令、仆射、尚书与九卿同级,皆禄秩两千石。”,左右丞、侍郎,令史禄秩皆有对应提升。

对原有的尚书、左右丞、侍郎、令史,也由贾诩、钟繇二人负责考核上报,或是擢升或是调离。

洛阳官吏中多的是尸位素餐之人及袁氏门生故吏,以及袁氏之外亦想掌权控势者。

董卓不用雍凉嫡系而以洛阳士人为亲信尚书,最终被周毖蒙骗,这是个值得反复深思的警示案例。

刘备如今虽然位高权重,但本质上跟董卓取得权利没什么区别,都是以武力登上高位,而非士人共举。

若不用嫡系出任重职,刘备同样会被蒙骗。

虽然贾诩很想回长安躺平,但尚书仆射作为尚书令的副官,却是实际上的常务尚书令。

若交给别人,刘备不放心。

而有贾诩为尚书仆射,即便尚书台混进了别的势力宵小刘备也不会太担心。

只要有人威胁到贾诩的生命,外表和气的贾诩就会转变为智力突破上限道德降为负数的“毒贾诩”。

贾诩的精明在于知人也自知,知道自己根子不深,需要依托强者才能苟命。

而刘备的宽柔直谅,又让贾诩深信跟着刘备就算失败了也不会被“借汝头一用”。

故而在辞让不许后,贾诩遂也收起了躺平心思,认真就任尚书仆射。

辞让,既是想躺平亦是在试探刘备的底线。

若刘备同意了,意味着刘备还有合适的人选;若刘备不同意,意味着贾诩不上就没人能上。

《道德经》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贾诩就是个中翘楚。

有贾诩去处理尚书台的政务,刘备就能抽出精力来谋划天下。

天下很乱。

乱到洛阳的朝廷,如今仅仅只能掌控雍州的汉阳郡、右扶风、京兆尹、左冯翊,以及部分掌控河东郡、弘农郡和河南尹,就连靠近洛阳的河内郡都在袁绍手中。

换而言之:董卓自入洛阳掌权后,几乎就没建树。

河东郡是刘备派荀攸去管的,白波贼寇略河东时,刘备还派了张辽去增援。

弘农郡是张温和黄广在负责,打压弘农杨氏还是刘备强行要求的。

剩下的河南尹,还都被各怀鬼胎的大臣掌控。

就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董卓竟然还有闲心去游宫享乐…………………

刘备唯有感慨:摆烂的人是不适合位居高位的,尸位素餐只会让大汉不断的走向灭亡深渊。

想要让大汉焕然一新,就必须卷。

不是刘备卷死别人,就是别人卷死刘备。

只有卷,才能卷出一个新的大汉。

大汉积弊多年,不下猛药是不行的。

故而在上任尚书令的第四日,刘备就表奏了三条法令:

第一条:废黜奴农、奴工,恢复官籍,不从者从重论处。

第二条:各级官吏需如实上缴赃款,不从者从重论处。

第三条:各县士民历年所侵占的田宅需如实交还县中,租田与他人耕种者需签订新契,不从者从重论处。

一听这三条法令,满殿百官皆是头皮发麻,就连刚当皇帝没多久的刘协亦是惊愕不已。

“尚书令,我以为此举不妥。此法令若出,天下必然动荡。”太中大夫杨彪急急出列反对。

让弘农太守黄广在弘农打压杨氏我忍了,你现在竟然要以朝廷的名义颁布法令?

弘农杨氏家大业大,整个弘农最大的豪贼就是杨氏,即便被黄广打压了几个月依旧是弘农最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