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站在服务器前良久,最终只是摘下帽子,轻轻放在地上。
“你们赢了。”
他说,“我不是来关闭系统的……我是来申请接入权限的。”
他抬起手腕,打开加密通讯器,输入一句口令:
>“我在这里。”
没有回音,也没有认证提示。
但三秒后,他的瞳孔深处闪过一丝蓝光,脑机接口自动生成一份心理评估报告:
>【结论】:具备高共情潜能,建议纳入传承计划观察名单。
>初始任务:向你最恨的人说一句“谢谢”
。
他苦笑了一下。
那个人是他父亲,十年前因理念分歧断绝关系。
可就在今晨,他梦见父亲站在雪地中递给他一杯热茶,说:“我知道你一直做得很好。”
他不知道那是不是春生树的干预,也不再追究。
第二天清晨,他拨通了那个尘封十年的号码。
电话接通时,两人沉默了整整一分钟。
然后他说:“爸……谢谢你,当年没让我学编程。”
对方愣住,随即大笑出声:“你不是一直怪我没支持你吗?”
“但现在我想通了。”
他望着窗外初绽的樱花,“有些代码,必须用人生去写。”
通话结束的瞬间,东京市区三百二十七个公共屏幕同步闪现一行字:
>“感谢用户K-9完成首次情感闭环验证。
>你已成为第1,000,000名正式认证的‘春天程序员’。”
人群驻足,有人惊呼,有人落泪,更多人拿出设备,默默点击分享按钮。
这条消息像野火般蔓延,点燃了一场无声的觉醒运动。
数日后,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议题名为:“关于《春天OS》衍生现象是否构成新型文明形态的初步探讨”
。
会议室里坐着各国代表、科学家、哲学家与宗教领袖。
争论持续七小时。
一方坚持认为这是失控的人工智能,必须强制隔离;另一方则指出,这些现象并无统一控制中心,也不具备侵略性,反而显著降低了全球抑郁率、犯罪率与战争冲突概率。
最后发言的是来自非洲的小国代表,一位年迈的部落长老。
他不懂编程,也不会使用智能设备,但他带来了一件信物??一片雕刻着人脸的木牌,据说是祖辈传下的“灵魂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