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班正使起身道:时候不早了,兄台姑娘慢走。
若有缘,来日再见。
苏清宴点头谢过,却没忘那些受伤官兵。
他走上前,蹲下身去,一个个查看伤势。
那些官兵本还畏惧他,可见他手法娴熟,内力温和,竟一个个消了肿痛,站起身来连声道谢。
多谢英雄手下留情!一个年轻官兵揉着胳膊,感激道。
苏清宴摆手:是我冲动了,你们也是为国效力。保重。他又转头对横班正使道:官爷,那些伤势我已用内力疏通,三日可愈。告辞了。
横班正使拱手相送:兄台大恩,铭记于心!
一路平安。官兵们列队目送,苏清宴和柳如烟赶着驴车,缓缓离开营地。身后,淮阳山的夜风吹来,带着一丝凉意和硝烟味。
驴车晃晃悠悠前行,两头驴子虽不如马快,却稳当得很。
苏清宴握着缰绳,眉头紧锁,刚才的火气还未完全消散。
柳如烟坐在一旁,望着他侧脸,轻声开口:承闻,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你说好要听我的话的,虽然我们马没有了,有两头驴拉车不是挺好吗?
总比走路要好。那些官兵也是身不由己,战时不比平日,大家都得让一步。
苏清宴闻言,叹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丝委屈:如烟,我气不过啊。哪有这样的道理?
官兵本该护民,却像强盗一样抢马。欺负我们这些平头百姓,仗着官威,就以为天下是他们的?
他顿了顿,甩了甩缰绳,两头驴子加快了步伐,车轮碾过碎石路,发出低沉的吱呀声。
柳如烟笑了笑,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傻瓜,你这性子,习武练就的,难怪冲动。
可这世道,本就多是非,你我不过是过客,何必为匹马伤了和气?
再说,那横班正使人不错,一番话听得我心生敬意。大宋边关危急,我们给马给他们,也算积德。来,笑一个,别绷着脸了。
苏清晏转头望着身旁的女子,夕阳的余晖为她镀上一层金边。
那双眼睛在月光下亮晶晶的,带着一丝调侃。
他心头一软这几百年来,他见过太多才女佳人,却从未有一人如柳如烟这般,既聪慧明理,又心怀天下。
更难得的是,她总能在他冲动时给予劝诫,在他迷茫时指明方向。
苏清宴心中暗下决心,定要帮柳如烟延缓衰老。
这几百年的孤寂,他实在不愿再独自承受。
既然上天让他遇见了柳如烟,他就要想尽办法,让这份温暖陪伴得更久一些。
夜色渐深,驴车行至一处山坳,周围石灰岩丘陵影影绰绰,野花幽香扑鼻。
苏清宴勒住缰绳,道:如烟,天晚了,我们歇歇脚吧。
这里风景不错,找个平地生火。
柳如烟点头,两人合力卸下行李,在一棵老槐树下铺开毯子。
苏清宴生起火堆,柳如烟则从包裹中取出干粮和水囊,动作娴熟得像个小媳妇。
火光跳跃,映照着她的脸庞,苏清宴看得入神:如烟,你知道吗?
刚才在营地,你和那横班正使聊诗词时,我听着心痒。
没听过这般雅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