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一直沉稳的吴良,眉头也舒展了些许,显然也对汤和抱有不小的期望。
在他们看来,汤和不仅仅是开国功臣,更是他们淮西集团的核心元老之一,与皇帝关系莫逆,在军中德高望重!
有他出面转圜,就算不能完全免罪,至少也能大大减轻惩罚,让陛下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蓝玉看着重新燃起希望的众人,心中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虽然他隐隐觉得,以皇帝的性格,此事未必会如此简单。
但汤和的入宫,无疑是在这令人绝望的僵局中,撕开了一道口子,带来了一线生机。
“既然中山侯已经入宫,”蓝玉缓缓开口,压下了众人的嘈杂。
“那我们。。。。。。便暂且等一等宫里的消息吧。”
“这自罪的条陈,或许,不必急着写了。”
众人纷纷点头,都觉得理应如此。
。。。。。。
而御书房内,烛火通明。
堆积如山的奏折被映照得一片昏黄。
朱元璋伏案疾书,朱笔在奏章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
时而停顿,眉头微蹙,时而挥毫,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他全身心沉浸其中,仿佛这殿内只有他一人。
而在御台前,中山侯汤和,身着常服,垂手静立,如同一棵沉默的老松。
他是在一炷香之前被宣进来的。
进来后,依礼参拜。
然后,便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没有发出丝毫声响。
甚至连呼吸,都刻意放得轻缓。
他眼观鼻,鼻观心,目光落在自己靴尖前的那一小块金砖地面上,仿佛能数清上面的纹路。
毛骧早已将汤和求见的消息禀报过。
朱元璋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个“宣”字,便再无下文。
汤和知道,这是陛下有意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