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吉大港攻坚与恒河防线拉锯
1951年7月4日,科克斯巴扎尔的指挥部里弥漫着潮湿的海风气息。苏然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的吉大港——这座孟加拉湾最大的港口城市,像一颗钉子楔在英属印度东部防线的核心。随着新增10个师(第191-200师)编入序列,总兵力达180个师,其中100个师投入英属印度战场,东路集群与西路集群己对吉大港形成半合围,英军第14集团军残部约8个师龟缩城内,依托港口要塞和市区建筑负隅顽抗。
“吉大港的要塞炮是关键。”苏然指着港口西侧的“威廉堡”——英军在此部署了6门203mm岸防炮,射程覆盖整个港湾,“让东路集群佯攻市区,吸引英军注意力;西路集群抽出第50-60师,趁夜搭乘鱼雷艇,突袭威廉堡,炸毁岸防炮;海军炮艇同时封锁港口出口,防止英军舰队突围。”
他转向负责后勤的参谋:“恒河三角洲的沼泽地带疟疾肆虐,从缅甸调运的奎宁要优先送到前线,每个连配2名懂当地语言的卫生员,教会战士们用青蒿煮水预防。”
一、吉大港攻坚战(7月4日-7月8日)
7月4日·威廉堡突袭
威廉堡建在吉大港西侧的悬崖上,三面环海,只有一条石阶通往顶部,英军在石阶两侧架设了重机枪,堡内的203mm岸防炮正对着港湾入口。西路集群第50师挑选了300名水性好的战士,组成“海鹰突击队”,趁着涨潮时的夜色,搭乘10艘鱼雷艇靠近悬崖。
海浪拍打着崖壁,发出轰鸣,掩盖了战士们攀爬的声响。他们腰间系着绳索,手脚并用地在湿滑的岩壁上移动,不少人被锋利的岩石划破了手掌,鲜血顺着绳索滴进海里。离崖顶还有10米时,一名战士的绳索突然断裂,他惊呼一声坠入海中,立刻被英军哨兵发现——探照灯的光柱瞬间扫过崖壁,机枪子弹如雨点般打来。
“加速爬!”突击队队长嘶吼着,率先翻上崖顶,用冲锋枪扫向机枪阵地。战士们纷纷登顶,与英军展开肉搏,刺刀捅进肉体的闷响、枪托撞击头盔的脆响混杂在一起。一名炮手试图引爆岸防炮的弹药库,被战士李大海死死抱住,两人滚到悬崖边,李大海用最后一丝力气将其推下悬崖,自己也因力竭滑落,被崖壁上的灌木丛挂住。
至凌晨西点,威廉堡的6门岸防炮全部被炸毁,爆炸声惊醒了整个吉大港。英军舰队试图冲出港口,却被早己等候在那里的海军炮艇拦截,3艘驱逐舰被击沉,其余退回港内。
7月5日·市区巷战
东路集群趁势对吉大港市区发起猛攻。英军将银行、教堂等砖石建筑改造成堡垒,在街道上设置路障,用狙击手封锁交叉路口。第15师的战士们逐街推进,用炸药包炸开建筑大门,冲进屋内清剿。
在一条名为“玫瑰街”的商业街,双方展开拉锯。英军躲在百货公司的二楼,用机枪扫射街道,第15师的三次冲锋都被打退,街道上躺满了战士的尸体。师长调来火焰喷射器,对着百货公司的门窗喷射——火舌舔舐着木质货架,浓烟滚滚,英军被迫从后门逃窜,被埋伏在外的战士俘虏。清理战场时,战士们发现百货公司的地下室里藏着200多名平民,他们是被英军抓来当人质的,不少人因烟熏昏迷,卫生员立刻用清水为他们清洗口鼻。
至中午,市区三分之一区域被占领。英军退守港口仓库区,那里堆满了棉花和黄麻,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苏然电令前线:“不准使用火焰喷射器,用手榴弹和冲锋枪清剿,务必保住仓库物资。”
7月6日·仓库区争夺战
港口仓库区的战斗最为惨烈。英军在仓库之间的空地上挖掘战壕,用棉花包堆成掩体,机枪手趴在里面射击。第20师的战士们匍匐前进,子弹在头顶呼啸而过,一名新兵刚抬头就被击中眉心,鲜血溅在身后战友的脸上。
“用炸药包炸塌仓库隔墙!”连长喊道。战士们将炸药包贴在仓库的砖墙上,引爆后,墙体轰然倒塌,战士们从缺口涌入,与英军在棉花堆里混战。棉花被鲜血染红,飞散在空中,像一场诡异的红雪。一名英军军官躲在黄麻堆里,举着手枪顽抗,被战士王二柱用刺刀挑穿手腕,手枪掉在黄麻中,他看着满地的棉花和黄麻,突然瘫坐在地:“这些都是要运到英国的……我们输了。”
至傍晚,仓库区被完全占领,英军残部向北部的法里德布尔逃窜,第15师随即展开追击。
7月7日-8日·北部清剿
逃往法里德布尔的英军约3000人,试图穿过恒河三角洲的沼泽地带,与达卡的英军汇合。东路集群的战士们在当地渔民引导下,乘坐独木舟追击。
沼泽里的水呈墨绿色,散发着腐臭,水草缠绕着战士们的小腿,不时有蚂蟥爬上来吸血。英军在一处河汊设伏,用步枪射击独木舟上的战士,好几艘独木舟被打翻,战士们落入水中,与英军在水里搏斗,泥水混着血水翻滚。
至7月8日中午,最后一股英军在弹尽粮绝后投降。吉大港全境被占领,港口的棉花和黄麻被清点入库,将用于战后救济平民。
任务完成度:东路集群与西路集群(协同)100%完成任务,攻占吉大港及周边区域,肃清英军第14集团军残部,缴获物资可供5个师补给一月。
二、恒河防线阻击战(7月4日-7月8日)
7月4日·渡口争夺
西路集群第31-40师沿恒河南下,目标是攻占达卡北部的巴布甘杰渡口,切断英军从达卡向加尔各答撤退的通道。英军在此部署了2个印度伪军师,在渡口两岸修筑了碉堡,炸毁了跨河大桥。
第35师的工兵们在夜色中架设浮桥,恒河的水流比预想中湍急,刚架到一半就被冲垮。战士们找来当地的造船工匠,用粗大的柚木制作锚桩,将浮桥固定在河床上。至黎明,浮桥终于贯通,第35师冲过浮桥,与伪军在渡口展开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