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湄南河防线与仰光合围
1951年6月8日,泰国曼谷的临时指挥部里,苏然站在巨大的沙盘前,指尖划过湄南河沿岸的防线标记。沙盘上,代表我方的红色旗帜己插满泰国中部,仅剩南部的宋卡府和西部的达府仍在英军与泰国残余军队控制下;缅甸方向,胡康河谷的英军残部被压缩至谷内10平方公里区域,投降人数正以每日数百人的速度增加。
“第1-30师休整结束,己按计划南下,预计明日抵达宋卡府外围。”参谋官将战报递上,“泰国军队在宋卡港部署了3艘驱逐舰和1个岸防炮团,英军第7旅据守港内仓库区,构筑了三层火力网。”
苏然点头,目光转向缅甸仰光方向:“让第81-100师加快推进,绕过仰光东部的勃固山脉,从西部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迂回,配合第51-80师形成合围。告诉他们,6月12日前必须完成对仰光的封锁,断其海上退路。”
“是!”
“另外,”苏然补充道,“调第151-160师(新增10个师)进驻泰国清迈,接替第31-50师防务,第31-50师即刻北上,支援缅甸战场,清剿胡康河谷残敌。”
南路集群(第1-30师):宋卡府攻坚战
目标任务:5日内攻占宋卡府及宋卡港,肃清泰国南部残敌,控制马六甲海峡入海口西侧通道。
6月8日·港口外围争夺战
宋卡港是泰国南部最大港口,英军第7旅在此经营多年,将港内的集装箱码头改造成核心堡垒:岸防炮团的12门152mm加农炮部署在港外的岛屿上,控制着3公里宽的入港航道;码头仓库区被改造成连环碉堡,每座仓库的墙壁都被加固至1米厚,射击孔密布;港内的3艘驱逐舰游弋在锚地,主炮随时可对岸边目标开火。
第10师师长赵刚采取“分波次突击”战术:清晨,第1-5师在港外佯攻,用榴弹炮轰击岛屿岸防炮阵地,吸引英军注意力;正午,第6-15师乘坐登陆艇,在宋卡港东侧的浅滩登陆,避开航道首插港内仓库区侧翼;黄昏,第16-30师趁英军防线移动,从西侧的沙滩突破,与东侧部队形成夹击。
浅滩登陆的战士们踩着及腰的海水冲锋,英军驱逐舰的主炮炮弹在身边炸开,掀起数米高的水柱。第8连的战士们举着钢板掩护,在沙滩上挖出临时掩体,用火箭筒摧毁了两座仓库碉堡。至傍晚,东侧部队己占领港内三分之一区域,与英军在仓库区展开逐屋争夺。
6月10日·码头仓库区巷战
仓库区的巷战异常惨烈。英军利用仓库间的狭窄通道设置路障,在屋顶架设机枪,战士们每推进一米都要付出代价。第20师的工兵连发明了“土坦克”——用厚木板和钢板焊接成移动掩体,战士们躲在后面推进,抵近后投掷手榴弹清理工事。
在一座粮食仓库里,双方展开白刃战。英军士兵挥舞刺刀冲来,第20师班长周铁蛋抱着炸药包与一名英军军官同归于尽,炸开了仓库的后门,为后续部队打开了通道。至当日午夜,仓库区被攻占三分之二,英军退守港务大楼。
6月12日·港务大楼与驱逐舰歼灭战
港务大楼是宋卡港的制高点,英军第7旅指挥部设在此处,楼顶架设了高射机枪,可覆盖整个港口。第1师用炸药包爆破大楼底层支柱,大楼倾斜的瞬间,战士们冲进楼内,与英军展开逐层争夺。楼顶的高射机枪手刚调转枪口,就被楼外的狙击手击毙——那是第5师的神枪手张栓柱,他趴在300米外的集装箱上,用加装了瞄准镜的步枪精准点名。
与此同时,第25师的岸防炮部队击毁了港内1艘驱逐舰,另外2艘见势不妙,试图突围,被早己埋伏在港外的鱼雷艇队击沉。至下午3时,宋卡港完全被占领,英军第7旅覆灭,泰国南部残敌向马来西亚方向逃窜,被提前部署在边境的第30师拦截,俘虏1200余人。
缅甸集群(第31-50师、81-100师):仰光合围战
目标任务:5日内完成对仰光的合围,切断其与外界的海陆联系,逼迫城内英军投降。
6月8日·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迂回
第81-100师穿越泥泞的三角洲湿地,战士们踩着齐膝的淤泥前进,骡马陷在泥里,只能靠人力推拽。至6月9日清晨,他们终于抵达仰光西部的兰里岛,炸毁了连接岛屿与仰光的公路桥,切断了英军从陆路逃往若开邦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