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进去后,没有开灯,而是点亮了一盏自带的小型台灯。灯光照亮了一小片区域。只见他熟练地揭开那台打字机的防尘布,接上一个小型便携式电源(非法接入办公室线路),然后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一叠特殊的蜡纸和纸张,开始“哒哒哒”地敲击起来。
他在打印东西!
警方没有立刻行动,而是耐心等待,准备在他离开时进行跟踪,以期找到他的老巢或与王建国的联系。
大约一小时后,那人停止了工作,仔细地将打印好的东西收好,清理了所有痕迹,恢复房间原状,然后熄灯离开。
跟踪小组远远地盯着他。那人非常警惕,绕了几个圈子,最终进入了,与红星文具厂一墙之隔的,一片等待拆迁的职工宿舍楼区,钻进了一栋筒子楼里。
通过查询户籍和厂区记录,此人的身份很快被确认:刘德贵,65岁,红星文具厂退休多年的老技工,曾是厂里的打字机维修和调试能手。性格孤僻,未婚,独居于此。
一个退休的老技工,深夜潜入废弃厂区,使用老式打字机打印?这绝对不正常!
技术组也在他离开后,秘密进入旧办公室,对打字机进行了快速勘查。在打字机的金属滚轮缝隙和蜡纸残留上,提取到了极微量的萜烯类化合物残留——这是一种存在于某些特殊油墨和松香中的成分,也存在于……王建国制作的那种新型水的原料中!
一切都联系起来了!刘德贵在用这种无法被电子监控的方式,为王建国网络打印某种“物理密码”或指令!那台老式打字机,就是一条避开所有数字追踪的、幽灵般的通讯渠道!
“实施抓捕!控制刘德贵!搜查他的住所!”韩逸下达了命令。
警方迅速行动,突击了刘德贵位于筒子楼的住所。房间狭小简陋,堆满了各种废弃的机械零件和旧书报。刘德贵面对突然出现的警察,表现得出乎意料的平静,甚至有些麻木。
搜查很快有了结果。在一个老旧的木箱底部,警方找到了一整套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工具——不是维修工具,而是雕刻精密印章和印刷版的工具,以及几枚图案复杂的金属印章、一叠印有特殊符号的蜡纸模板。
这些印章和模板,正是用来印制用于毒品包装的防潮剂包装纸!就是之前在王建国的垃圾中找到的那种!
刘德贵不仅仅是通讯员,他甚至可能参与了部分“包装设计”和物理加密工作!
然而,面对证据,刘德贵只是沉默地低着头,一言不发。无论怎么问,他都拒绝开口说出任何关于王建国、“调酒师”或者“牧羊人”的信息。
在他的床头柜上,放着一张泛黄的旧照片,是年轻时的刘德贵和另一个男人的合影,背景是红星文具厂的车间。另一个男人的脸被烧了一个小小的焦痕,看不清容貌。
韩逸拿起照片,指着那个被毁容的男人问道:“他是谁?”
刘德贵的嘴唇颤抖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恐惧、愧疚、还有一丝奇怪的忠诚?但他最终还是死死地闭上了眼睛,摇了摇头。
就在审讯陷入僵局时,技术队对从刘德贵处查获的蜡纸模板进行了初步分析,上面的符号和代码异常复杂古老,不像现代密码体系。
一位老密码专家辨认后,感到十分惊讶:“这……这像是某种改良过的、二战时期欧洲抵抗组织使用过的、基于诗歌集的单次密码本变体……非常古老,但也极其安全,几乎无法破解,除非拿到密钥原本。”
诗歌集?密钥原本?
案件的背后,似乎又牵扯出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和更加复杂的渊源。
下一章预告:刘德贵的沉默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那张合影中的男人是谁?古老的密码本指向何处?与此同时,对王建病的追踪终于取得突破,其藏身地点被锁定,但位置极其特殊且危险。收网行动即将开始,但警方意识到,王建国手中可能掌握着比毒品更可怕的东西——那种基因重组酶的真实用途令人胆寒。最终对决的地点,意外地与他童年的一段经历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