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盗梦空间》就够可怕了,谁知道他紧接着就又来了一部《小丑》。
全球影史票房前十,他一人占了两部,这对于业界的冲击太大了。
因而,敌人或者说不愿意看到他这么出风头的人和势力,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
迪士尼和华纳之外,好莱坞大厂,以及众多二线的独立制片公司,或多或少,都对他有所不满。
连续三四年暑期档,全都给陈的电影占去了,如今他们甚至要对其退避三舍。
这影响的不只是尊严荣誉这些,还有巨大的利益。
业界有很多诋毁他的声音,有不少都传到了陈麟风的耳朵里。
种族、肤色、观念主义,都是他们不爽的点。
都不用搜集黑点,只要强调不同就行了。
除了dc和漫威这两波,以及陈麟风电影上映时,风头正盛,能够压制异样言论。
其他时候,北美的部分媒体,陆续有出现对他不利的言论。
这些积少成多,如果再长年累月,影响就会比较大了。
也就是他积累比较深厚,成名也早,哪怕在异国他乡,也有很多支持他的粉丝。
这些零星的声音,还不足以动摇他的基本盘,但这种趋势很不妙。
陈麟风想要与漫威或dc合作,某种程度上,也是进一步拉近与迪士尼或华纳的关系,借他们的媒体资源来自保。
他在这方面,警惕性很强,时刻关注着相关事态。
而且对于现在的形势,陈麟风其实也有所准备。
逐渐将重心转回国内,就是他规避相关舆情的手段。
最近还是在漂亮国待的久了,存在感有点过强。
抛开北美今年的暑期档,华国这边,暑期档相对来说,也没有前两年那么火热。
《误杀》固然表现不错,但弥补不了好莱坞大片的整体颓势。
国内观众好像突然对这些大片开始审美疲劳了一样,没有过去两年那么热情。
这点从年初就有所体现,到了年中暑期档,表现的更加明显。
这里面不仅有华夏电影质量逐渐提高,好电影变多的原因,也有好莱坞大片同质化严重,逐渐被观众所识别的因素在。
最近这段时间,国内影视圈逐渐觉察到这一变化。
外部压力逐渐减弱,那么自然而然的,就要开始将目标转向内部。
确切的说,就是陈麟风的那一帮学生。
这群不讲武德的,再给他们发展下去,前辈们都要没饭吃啦!
尤其小陈还在源源不断地培养学生,听说今年秋季,又要招收新一届学生。
这怎么能行?!
国内的舆论也开始不安分。
当然他们的借口以及打法,与国外有些不同。
国内国外,同时暗潮涌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