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 第197章 一马当先(第1页)

第197章 一马当先(第1页)

曹操目光扫过眼前漆黑的原野,又回首望了望酸枣大营的方向,沉声道:

“我等虽救人心切,却不可一头撞入徐荣的陷阱。”

“孙文台骁勇善战,尚且遭此大败,那徐荣绝非易与之辈。”

“此刻前方敌。。。

校场上的风卷起黄沙,掠过刀枪林立的军阵,吹得旌旗猎猎作响。赵云收矛而立,银甲映日,呼吸虽重却不显疲态,一双凤目仍灼灼盯着孙坚,似有再战之意。孙坚亦未下马,手中亮银枪斜指地面,枪尖滴血??方才交锋中,两人枪矛相击百余合,竟各有擦伤,血染征袍,却谁也不肯先退半步。

“好!真乃虎将相争,风云变色!”公孙越抚掌大笑,声震四野,“今日得见子龙与文台如此酣战,方知天下英雄,果然不在一州一郡之间!”

关羽冷眼旁观,丹凤眼中寒光微闪。他自忖若换自己上场,未必不能胜出,但此刻却不愿轻动。一则顾彪尚在酸枣主帐未曾亲临,二则他心中隐隐觉得,这场比试背后另有深意??无论是玄德刻意安排青州军与幽州军毗邻扎营,还是孙坚突然请战,皆非偶然。

我策马缓行至场边,董卓紧随其后,腰间那柄我所赠的马刀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憨厚地挠了挠头,望着场上英姿勃发的赵云,低声道:“七哥儿如今真是威风得紧,当年在涿郡砍柴时,哪曾想他能与这等名将对战百回合不落下风?”

我不语,只轻轻拍了拍他的肩。昔日樵夫之子,今为联军副盟主,手握青州兵权,名动天下。可越是风光,便越要谨言慎行。袁绍表面推我为主,实则处处设限;玄德口称倚重,暗中却步步牵制。粮草被扣七成,先锋之职落于刘备之手,连营地位置都被安排在中军眼皮底下……这一切,不过是权谋博弈中的冰山一角。

“主公。”杨弘快步走来,神色凝重,“刚探得消息,冀州韩馥已调拨粮草北运,然袁绍密令沿途郡县‘查验延误’,恐半月内难抵前线。”

我眉头微皱。韩馥本就怯懦,素来听命于袁绍,此举不出所料。若无粮草支撑,青州军纵有锐气,也难以久战。更何况,梁东、阳人一带地形复杂,徐荣、华雄皆宿将,若无充足补给,贸然深入,极可能陷入重围。

“传令下去,”我沉声道,“命管亥率两万步卒驻守酸枣外围,修筑壁垒,囤积柴薪;另遣精骑三百,伪装商旅,沿黄河暗运粮秣。务必要快、要隐。”

杨弘领命而去。我转头看向董卓,低声道:“你带五十亲卫,明日启程,回青州一趟。”

董卓一愣:“回青州?可……眼下大战将起,末将岂能擅离?”

“正因大战将起,才更要你回去。”我目光如炬,“我封你为‘镇东校尉’,持我印信,召集各县乡勇,征调存粮,速运前线。记住,不可张扬,一切以‘防贼寇’为名行事。若有豪强阻挠……”我顿了顿,声音渐冷,“杀之无赦。”

董卓浑身一震,随即重重抱拳:“诺!末将明白!”

他眼中闪过一丝凶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在山中劈柴斩狼的莽汉模样。我知道,他虽憨直,却从不畏死,更不怕杀人。青州百姓敬我如神明,惧我如雷霆,正是因为有董卓这般铁血执行者,才能令政令通达,无人敢逆。

此时,校场另一侧传来喧哗之声。只见张飞提着丈八蛇矛大步走入演武场,铠甲未着,仅披一件猩红酒袍,赤足踏靴,须发张扬,宛如庙中怒目金刚。

“方才看你们打得热闹,俺老张手痒得紧!”他声如洪钟,震得四周将士耳膜生疼,“谁敢上来与我走几合?生死不论,只求痛快!”

众人面面相觑。赵云刚战罢孙坚,气息未平;孙坚亦需歇息;其余诸将虽不乏勇者,但见张飞气势骇人,无人敢应。

忽听得一声轻笑。

“三将军豪气干云,令人钦佩。”一人缓步而出,正是曹操。他手中执一酒樽,嘴角含笑,眼神却锐利如刀,“只是战场搏杀,非市井斗殴。若只为逞勇,岂不辱没了‘共讨国贼’之大义?”

张飞瞪眼怒视:“曹孟德!你躲在后排喝酒看戏,现在倒来说教?有种你上来试试!”

曹操笑意不减,缓缓饮尽杯中酒,将酒樽置于案上:“我虽不善舞刀弄枪,然识人之明,或可一较。譬如眼下??”他目光扫过全场,“谁能破此局?”

话音未落,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羽箭破空而至,直插张飞脚前寸许之地,箭尾犹自颤动不已。

全场哗然!

众人循箭望去,只见公孙瓒营中驰出一骑白马,马上将领面容俊朗,手持长弓,正是严纲。

“严将军!”公孙越大喜,“好箭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