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三国:从樵夫到季汉上将军 > 第193章 诛国贼清君侧(第3页)

第193章 诛国贼清君侧(第3页)

关上守将赵岑,原为汉将,因兵败投降董卓,心中常怀愧疚。闻刘备仁义之名,早有意归顺。及见大军压境,遂闭门不战,暗遣心腹出降。

刘备大喜,命赵云率两千轻骑连夜潜行,绕至关后埋伏。次日,亲率主力攻城。赵岑按约开关,放汉军入内。守城西凉兵猝不及防,顿时溃乱。

混战之中,赵云突入敌阵,生擒副将胡轸。张飞奋勇登城,斩旗官三人,夺其帅旗。关羽断后截杀逃兵,斩获数百。

一日之内,汜水关易帜。

捷报传至酸枣,袁绍大惊,急召诸将商议。谋士田丰谏曰:“刘备进展神速,若任其独揽大功,日后难以制约。宜速发兵,共取洛阳,否则功名尽归彼矣。”

袁绍犹豫未决,颜良进言:“彼不过侥幸得关,何足道哉?待我大军齐集,一鼓作气,踏平洛阳!”

正在争执,忽报孙坚已克荥阳,正向洛阳进发!

袁绍拍案而起:“竖子安敢抢功!传令三军,即刻出发!”

于是十八路诸侯纷纷行动,战火席卷中原。

而此时,洛阳宫中,董卓正坐于温德殿饮酒作乐。忽闻连失二关,勃然大怒,摔杯于地:“何人敢败我军!”

李儒上前劝道:“主公勿躁。此乃刘备小胜,不足为惧。然诸侯云集,恐难久守洛阳。不如暂退长安,据崤函之固,养精蓄锐,徐图恢复。”

董卓沉吟半晌,冷笑道:“也好。我正欲迁都,以绝后患。传令下去,明日便动身!”

随即下令:尽焚洛阳宫殿、民居、府库,驱百姓西徙。不愿行者,皆屠之。

一夜之间,火光照天,哭声震野。千年帝都,化为焦土。

刘备军至洛阳东郊,只见断壁残垣,尸横遍野,幸存百姓衣衫褴褛,跪地哀嚎。刘备痛哭失声,下令收殓死者,安置流民,开仓赈济。

诸葛亮仰望废墟,喟然叹曰:“董卓之恶,罄竹难书。然祸兮福所倚,今洛阳既毁,董贼西遁,天下之势,将重新洗牌。主公若善加经营,或可借此奠定基业。”

刘备拭泪问道:“先生以为,下一步当如何?”

“长安虽远,然不可轻取。”诸葛亮分析道,“彼处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且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义仍在。我军若孤军深入,恐陷重围。不如暂驻河南,收编降卒,招揽豪杰,积蓄实力。”

“同时,遣使入蜀,联络刘璋;遣人往荆州,结好刘表。使我腹背无忧。待时机成熟,再举兵西进,直捣长安。”

“此外,还需做一件大事。”

“何事?”

“正名。”诸葛亮正色道,“主公虽称汉室宗亲,然未受朝廷正式册封。今少帝已亡,天子在握于董卓之手,名不正则言不顺。须请乐安公主再发诏书,明定主公为‘大汉左将军、领豫州牧、讨逆大都督’,总领诸军,节制诸侯。如此,则号令天下,名正言顺。”

刘备深以为然,立即修表,请公主定夺。

与此同时,各地豪杰闻风而动。有颍川徐庶来投,称愿为幕僚;泰山臧霸遣使归附;甚至昔日黄巾余部管亥亦遣人致意,愿弃暗投明。

刘备一一接纳,不分出身,唯才是举。又设“招贤馆”,广纳士人。一时之间,英豪辐辏,声势日隆。

某夜,月明星稀,刘备与诸葛亮同登废城楼台,俯瞰万家灯火(乃临时搭建之难民棚屋)。

刘备感慨道:“昔我在涿郡为亭长,日伐薪于山野,夜宿破庙,何曾想过有今日?”

诸葛亮微笑:“樵夫亦能掌乾坤。只要心中不忘苍生,肩上不负道义,纵出身微末,亦可成就千秋伟业。”

刘备凝视远方,轻声道:“我非为富贵而战,亦非为权位而争。只为那一纸檄文中所说??还天下一个清明。”

诸葛亮执扇躬身:“主公仁心,天地可鉴。亮愿竭尽智谋,辅佐主公,共兴季汉,再造太平!”

风起云涌,星河灿烂。在这片破碎的大地上,新的希望,正如晨曦初露,悄然升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