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令一出,万民归心。连原本观望的士族也开始动摇。济南甄氏遣子弟前来投效,愿献良田百顷以资军用;泰山羊氏托人牵线,欲与周仓联姻结好。
然而,风云未息。
十一月初,焦和终于按捺不住。他以“擅自兴兵、扰乱边境”为由,发布檄文讨伐周仓,宣称其“僭越称制,图谋不轨”,并号召青州各县共诛“叛逆”。
檄文传至临济当日,满城哗然。许多新附之民惶恐不安,担心战火重燃。
周仓却不慌不忙,召集参议堂议事。
“焦和终于跳出来了。”他说,“他本想借袁绍之手压我,如今袁退,只得亲自上阵。可惜……他忘了,如今的乐安已非昔日可比。”
沮授道:“此檄文虽恶毒,却也给了我们正当反击的理由。主公可上表朝廷,痛陈焦和勾结袁绍、引狼入室、残害百姓诸罪,并附百姓联名血书、袁军私运证据,请求天子裁断。”
“不错。”田畴补充,“同时广发露布于兖、徐、冀三州,揭露真相。尤其要送至雒阳司马府,让司马防亲眼看看,他的同宗兄弟是如何败坏朝纲!”
周仓颔首:“便依诸公所议。另命全境戒严五日,各乡屯集壮丁,以防焦和趁乱偷袭。但……不可先动刀兵。”
刘备皱眉:“若其大军压境,岂能坐视?”
“不会。”周仓冷笑,“焦和敢发檄文,却不敢真打。他若出兵,便是挑起内战,天下共伐之。他真正指望的,是有人响应他,从内部瓦解我们。”
果然,数日后消息陆续传来:除少数依附焦和的县城悬挂其檄文外,绝大多数郡县沉默以对。平原、济南等地甚至将檄文焚毁,称“不知所谓”。就连原本态度暧昧的齐国相也派人密告周仓:“愿中立自保,绝不助焦。”
焦和气急败坏,欲强行征召民夫编练军队,奈何百姓纷纷逃入山林避役,官吏催逼愈紧,反而激起数起小规模暴动。
周仓抓住时机,再次派出使者,携粮赈济受困百姓,并公开声明:“凡弃焦来投者,一律赦免过往,安置田宅,优先录用为吏。”
短短半月,竟有三千余户迁入乐安境内,带牛耕具、工匠技艺者尤多。司马防亲自接待流民代表,当场赐地分粮,令其安居乐业。
民心如潮,滚滚而来。
十二月初,一件大事震动青州??乐安国西部都尉上报:在距临淄仅百里的山野之中,发现一座隐秘冶铁作坊,规模庞大,炉火不熄,所铸兵器皆刻“青州牧府监造”字样,且配有标准化箭簇模具,绝非民间所能拥有!
更惊人的是,作坊深处挖出数十具尸骨,皆为失踪多年的流民与刑徒,手脚镣铐犹存,显系强迫劳作致死。
周仓闻讯,亲率百骑赶赴现场。目睹累累白骨,他久久不语。良久,方下令:“掘坑厚葬,立碑铭曰:‘无辜者之冢’。另取作坊铁器一套,连同尸骨照片、工匠口供,尽数封存,作为呈堂证物。”
回城之后,他提笔写下第二道表章,措辞严厉至极:
>“臣周仓泣血上奏:青州牧焦和,身为国家重臣,不思抚恤黎庶,反肆虐百姓,私设工坊,役死万人,囤积甲兵,图谋不轨。其所为,远超桀纣,近类董卓!臣虽卑微,不忍见生灵涂炭,故冒死揭露,伏乞陛下明察,速降天威,以正典刑!若陛下不信,可遣使查验,临济百姓愿为佐证,天地鬼神共鉴此心!”
此表连同证据,由特使快马送往洛阳,同时抄录副本遍传天下。
一时之间,舆论大哗。徐州陶谦公开表态支持调查;兖州刘岱下令关闭与青州接壤关卡,禁止焦和部属通行;就连一向谨慎的韩馥也派使者前来慰问,表示“愿秉公作证”。
焦和彻底陷入孤立。
他暴跳如雷,下令通缉周仓使者,封锁边境,严禁此类文书流传。可纸包不住火,越来越多的细节被披露出来:那些“失踪”的百姓、被强征的工匠、深夜运往各地的铁器……甚至连他宠信的主簿受贿卖官的账册也被匿名投递至临济。
人心尽失。
腊月初八,一场大雪覆盖青州大地。临济城张灯结彩,举行年终“惠民大典”。周仓亲自主持放粮仪式,五千户贫困家庭领到过冬米面棉衣。广场中央竖起一面铜镜碑,镌刻着本年度所有惠民政令与财政支出明细,供百姓随时查阅。
就在万民欢呼之际,远方尘土飞扬,一骑飞驰而来。
马上骑士滚鞍下马,双手呈上一封加急军情:
“禀主公!焦和昨夜弃城而逃!临淄空虚,百姓开城迎我军入内!”
厅中诸将震惊。刘备腾地站起:“他竟不敢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