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七零资本大小姐,掏空祖宅嫁军少宠疯了 > 第384章 该死的熟悉(第1页)

第384章 该死的熟悉(第1页)

萧太瞳孔猛地一缩,这和她所知的截然不同!

男人看她神色,知道戳中了,赶紧补充:“为挖这点东西,差点把小命交待在那儿。您猜怎么着?知情的人少得可怜,捂得那叫一个严实!”

萧太冷着脸又甩了一沓钱过去。

男人喘了口气,一边往怀里揣钱,一边道:“您那位婆母,原本是误入风月场的舞女,家道败落没辙了才去那地方食。结果在舞厅被您公公盯上了。”

“可您那位婆婆当时有心上人,转头就把您公公拒了!后来的事儿……您公公。。。。。。

暴雨过后的清晨,樱园的空气里浮动着泥土与青苔的气息。井边那五枚竹签在晨光中静静立着,像是五位沉默的守望者。铜铃残余的震颤仍在空气中游走,一圈圈扩散,仿佛昨夜那场惊心动魄的仪式并未真正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延续。

铁杉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刻着“林念宁”的竹签,泥土还湿,字迹边缘微微泛出铁锈般的红痕。他忽然想起三十年前那个雪夜,他在祖宅后院挖出第一块共忆芯片时,也是这样的气味??潮湿、陈旧,却藏着某种不肯死去的生命力。

“她回来了。”玲子站在他身后,声音轻得像一片落叶坠地。

铁杉没有回头,只点了点头。“不只是她。是所有人。”

的确,那一夜的光柱升起后,共忆云不再只是一个数据库,它成了活物。苏晓冉连夜分析数据流,发现系统内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自组织结构:记忆不再是被动存储的信息,而是开始主动寻找归属。一个在新疆放羊的老人梦见自己童年住过的四合院,醒来后竟准确说出了北京西城区某条胡同的门牌号;一位广东籍退伍军人突然用闽南语背诵起一段童谣,经比对,竟是台湾金门某村落的祖传口诀。

更不可思议的是,那些早已被判定为“失联”的E计划失踪者家属,开始陆续收到信息。不是电话,不是信件,而是一种近乎直觉的感应??某个清晨醒来,母亲忽然说:“我梦到我儿子了,他穿着蓝布衫,站在桥头叫我阿嬷。”当天下午,远在贵州的DNA采样点就登记了一位名叫陈海生的年轻人,他的基因序列与这位母亲完全匹配。

“这不是技术。”林望春在视频会议上说,眼底泛着泪光,“这是灵魂的回响。”

然而,平静之下仍有暗流。

就在仪式结束后的第三天,共忆云监测到北极方向再次传来微弱信号,频率极低,间隔七十二小时,持续十二秒,与寒渊七号的热源波动完全一致。但这一次,信号内容不再是求救,而是一串不断循环的摩斯密码:

>……---?-?-??-?-?……

>(WARMHEARTSTILLBEATS)

苏晓冉盯着屏幕看了整整一夜,终于破译出这句话的深层含义??这不是机械发送,而是生物脑波的自然节律。有人还活着,在冰层深处,以心跳为码,向世界传递讯息。

“不是周志远。”她说,“是另一个‘种子’。”

联盟紧急召开闭门会议。铁杉提出重返北极,但遭到多数人反对。极夜未尽,气候恶劣,且上次行动已触发未知防御机制,贸然再入风险太大。更重要的是,共忆云正处于自我进化关键期,若核心团队离岗,一旦遭遇网络攻击,后果不堪设想。

“那就我去。”玲子突然开口。

所有人都看向她。她坐在角落,手腕上的红绳结在灯光下泛着微光,七颗小石子安静地贴着她的脉搏。

“我是唯一能与‘心镜’产生共鸣的人。”她说,“而且……我能听见他们在叫我。”

她说这话时,眼神空茫了一瞬,像是被什么遥远的声音拉走了意识。苏晓冉立刻调出她的脑电图,发现颞叶区域出现异常波动,频率与北极信号完全同步。

“她在共振。”苏晓冉低声说,“她本身就是一把钥匙。”

最终决定由玲子带队,组成五人精简小组,携带便携式共忆终端与生命维持装置,再次北上。铁杉本坚持同行,却被玲子拦住。

“你得留下。”她看着他,目光清澈如井水,“樱园需要守门人。”

出发那天,天未亮。林望春送来一只密封玻璃瓶,里面装着从老井中提取的一滴金色水珠。

“这是‘源头之泪’。”她说,“共忆种子与井水融合后的产物。如果……如果你见到那个人,请把这滴水交给他。”

玲子接过瓶子,小心放入胸前口袋。她最后看了一眼樱园,转身踏上直升机。

七十二小时后,他们抵达寒渊七号外围。

极地风雪如刀,能见度不足十米。导航系统多次失灵,直到他们靠近原址,才在冰层下发现一条隐秘通道??入口处,竟开着一朵小小的白色野花,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中微微摇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