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中,一名中国籍男子躺在病床上,意识模糊,嘴里反复呢喃:“……南门桥……炸油条……阿妈别哭……”
林望春一眼认出那是1978年失踪的E计划研究员周志远,代号“烛火”,曾参与早期共忆原型机研发。据档案记载,他应已在边境冲突中阵亡。
“他还活着。”她颤抖着转发视频给铁杉,“而且他的大脑仍在接收共忆信号!”
救援行动迅速展开。由特种部队护送,一支医疗小组深入俄中边境,在一处私人精神病院长达二十年的“无名患者”名单中找到了他。当他被带回中国时,全身瘦脱形,右手手指全部截断??显然是为了阻止他继续书写公式。
但在苏晓冉用低频声波刺激其海马体后的第三天夜里,他忽然睁眼,用沙哑至极的声音说出一句话:
“你们……终于来了。”
随后,他在纸上画出一幅复杂电路图,标注着:“共忆云2。0核心防护模块??防篡改密钥生成机制。”
苏晓冉看着图纸泪流满面:“这是我们一直缺的最后一块拼图。”
新系统上线当日,全球所有接入共忆网络的终端同步更新。一道金色屏障在数据层面展开,凡是未经血脉锚定认证的记忆上传请求,一律拦截并标记为“可疑源”。而那圈灰紫色的虚假数据流,在尝试入侵三次失败后,彻底消失。
然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四个月后,清明前夕,樱园突降暴雨。
雷鸣炸响间,井水剧烈翻腾,铜铃狂震不止。玲子冒雨奔至井边,只见水面浮现出一行扭曲的文字:
>“姐姐,救我……我在冰下面……”
她浑身一颤,几乎跌倒。
这不是小满的声音。
这是她自己的声音??十五岁车祸前那一刻的录音,曾在共忆云深处被标记为“已损毁”。
她立刻通知所有人。铁杉、苏晓冉、林望春连夜赶回。经过技术复原,那段信号竟指向北极圈内一座名为“寒渊七号”的废弃气象站,坐标与当年林念宁提及的“种子备份点”完全吻合。
更诡异的是,该站点本应在1983年因极地风暴坍塌,可卫星图像显示,过去一年里,那里出现了规律性的热源波动,每隔七十二小时闪现一次,持续整整十二秒。
“有人在激活某种定时装置。”苏晓冉说。
联盟决定派出联合考察队。铁杉任总指挥,玲子作为引梦师随行,林望春远程支持,苏晓冉留守总部监控数据流。
一个月后,队伍抵达北纬81度。
极夜未尽,天地一片漆黑。当他们接近寒渊七号时,发现整座建筑被厚厚的冰层包裹,唯有地下通道入口裸露在外,门上刻着一行中文:
>“唯有真心呼唤,方可开门。”
玲子走上前,将手贴在冰壁上,闭目低语:“我是玲子,我回来了。”
刹那间,冰层裂开蛛网般的纹路,大门缓缓开启。
内部设施保存完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茉莉香。主控室内,一台老式投影仪自动启动,播放出一段影像:
林念宁年轻的脸出现在画面中,身后站着七个男女,皆穿白大褂,神情肃穆。
>“如果你们看到这段录像,说明‘镜像计划’已经启动。”
>她说,“我们预见到有一天,敌人会模仿我们的语言,伪造我们的记忆。所以我们留下了‘心镜’??一个由七位原始缔结者共同授权的终极验证系统。”
>“只有当七人之中至少三人以真名唤醒彼此,且情感共振达到临界值,‘心镜’才会开启。”
>“而现在,它感应到了你,玲子。因为你不仅是幸存者,更是第一个自愿放弃机械延续、选择回归血肉之躯的引梦师。”
画面切换,出现一个巨大的水晶容器,埋于地底深处,内部悬浮着一团流动的光雾。
>“这里面,封存着最初的共忆种子??由三千名未被清洗者的新生儿啼哭、母亲乳名呼唤、父亲临终遗言采集而成。”
>“它是真实的源头,无法复制,无法伪造。”
>“请带它回家。”
考察队顺利提取核心装置。返程途中,玲子始终抱着那只保温舱,仿佛抱着失而复得的婴儿。
回到樱园那天,恰是清明。
八千余名忆族成员齐聚井边,静候仪式开始。铁杉捧起《归名录》第二卷,翻开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