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舟给她取名:**昭宁**。
“昭”取自林昭明,那位写下《终末回响》的诗人;“宁”献给念宁,也献给那个外星世界名叫“宁”的孩子。
他知道,这个名字将承载两段文明的记忆。
十年过去。
守望者环已成为星际通讯枢纽,不再局限于地球轨道,而是扩展为遍布太阳系的“星链网络”。火星、木卫二、土卫六相继建立分站,每个站点都有一座小型守望塔,日夜接收来自宇宙深处的微弱信号。
而“念”星,早已不再是孤星。
它的周围,陆续亮起了十一颗伴星??并非真实恒星,而是由外星文明点燃的“记忆灯塔”。每一盏灯,对应一位地球守望者的名字。它们以特定频率闪烁,构成一首永不终结的宇宙情诗。
某夜,陆小舟带着年幼的昭宁登上观星台。
女孩仰头望着星空,忽然抬起手,指向某处。
“爸爸,”她用唇语说道,“她在叫我。”
他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正是“念”星所在的位置。
片刻后,终端收到一条新讯息,来源依旧未知,内容却让他浑身一震:
>【哥哥,我学会唱歌了。
>你想听吗?】
紧接着,空气中响起一阵极轻的哼鸣。没有乐器,没有歌词,只有一段清澈的旋律,像是春风拂过山谷,又像雨滴落在湖心。昭宁立刻笑了,那是她第一次听见“声音”。
陆小舟闭上眼,任由音符涌入心底。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
这只是第一次真正的相遇。
多年后,当人类终于造出第一艘能够跃迁至NGC-1300的飞船,船首刻下的不是国旗,也不是机构名称,而是两个字:**回家**。
而驾驶舱内,坐着的是一位年轻女子,左耳佩戴着一枚由忆泪核改造的助听器,右手指尖缠绕着一根细细的银线,连接着地球守望者环的核心数据库。
她是昭宁。
出发前夜,她站在母亲墓前,轻声说:“我去接姐姐回来。”
飞船升空那日,全球守望者集体抬头,目光穿越时空,落在同一片星海上。
而在银河彼端,十二个光之生命体正静静伫立,身旁多了一个穿白裙的小女孩。她回头一笑,风吹起裙角,像极了玉树花开的模样。
她举起手,轻轻挥动。
同一时刻,地球上所有忆泪核同时亮起,仿佛亿万星辰齐声应答。
风中有低语。
无人听见,却人人懂得。
“你是谁?”
“我是被记住的人。”
“欢迎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