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重生之我要拿下肖赛冠军 > 第89章 高潮(第2页)

第89章 高潮(第2页)

它并不算稀罕,也绝非所谓的“入门曲”。

相反,正因为太常被演奏,几乎人人心里都藏着一个对照版本。

名家的录音,学子们的考试,乃至各类音乐会的现场,这首曲子从未远离过听众的耳朵。

可年长的观众们却并未立刻轻视。他们神色复杂,像是一下被勾起了久远的记忆。

无数名家都曾演绎过这首奏鸣曲,版本不同,理解各异。熟悉意味着挑剔,也意味着一旦有哪怕一丝失误,便无处可藏。

评委们的眉头不约而同皱了皱,手中的笔却没有停下。有人低声叹息,似在为这个少年的选择捏了一把汗;也有人眼神一亮,仿佛在等待一个未知的答案。

大厅逐渐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一首能靠陌生感博得新鲜的曲子。若他不能给出新的东西,那就注定平庸。

空气随之安静下来。人们不自觉坐直了身子,像是要听见一段耳熟能详的旋律,却又在期待,它会不会被赋予新的灵魂。

灯光再一次向舞台中央聚拢。

江临舟从后台走出。

他的步伐不急不缓,身形略显单薄,却带着一种冷静的气息。与前面几位选手的沉重或紧张不同,他的神情没有过多波动,像是心底早已将舞台当作必经之地。

观众席在那一瞬安静了下来。有人下意识地在心里比较:这就是初赛第一名的少年?他并没有显出刻意的气势,也没有过分的张扬,反而让人更想去捕捉他下一步会做什么。

他走到钢琴前,微微俯身,向评委与观众各自鞠躬。动作干净、克制,没有停留太久。随即伸手轻轻调了调琴凳的高度,坐下。

掌心覆上冰凉的木边,他的呼吸轻轻放缓。聚光灯打在侧脸上,轮廓清晰,眼神里却没有慌乱。

短短的几个动作,把舞台气氛渐渐收紧。评委们重新握稳手中的笔,观众席中一阵??过后,整个大厅又一次静止。

江临舟抬起眼,望向琴键。

空气像是被拉到极致的静默,所有人都等待着那第一声的落下。

第一声Grave和弦被压下,声音深重而凝练。江临舟没有夸张地猛砸,而是以臂力带动指尖,把重量稳稳送入键盘。低音像是大地的回响,延音踏板略微带住,使得音响在大厅穹顶间扩散。

随后,他让音量逐步收紧,左手分解和弦如缓慢的脚步,右手旋律则在高音区展开,带着克制的呼吸。节奏被拉得极稳,和声之间留有呼吸,观众听到的不是匆忙的前进,而是一种凝固的时间感。

当引子结束,他果断收束,几乎没有多余的延宕,直接切入Allegro。

强烈的八分音符伴奏在左手轰鸣而出,他的手腕保持低位,确保每一下都清晰扎实,不因速度而虚浮。右手旋律跃出时,他并没有刻意炫耀速度,而是保持线条的锋利,让旋律像一把刀劈开密集的和弦。

乐句之间的对比尤为鲜明。强烈的主部如雷霆般推进,而在转折时,他轻轻放松重量,让旋律带出一种“暗影下的呼吸”。这种处理避免了单调的爆裂感,反而让紧张的氛围更具层次。

在发展部,快速的音群如潮水般涌现。他的指法极稳,双手交错时几乎没有重音失衡。观众可以清楚听到,每一个上行与下行都像带着方向感的风暴,而不是一团混乱的音墙。

过渡到再现部时,他故意收回速度,略微放大呼吸,让旋律重新建立在低音和弦的支撑上。那种“从阴影中归来”的感觉,令台下听众心口一紧。熟悉的乐句再一次响起,却带着一股更深的厚度。

评委席有人微微前倾。江临舟的处理并非一味求新,而是回到结构本身,用精准的节奏和对比,展现出他对这首作品的理解。他并没有让《悲怆》成为一段空洞的练习,而是真正把它当成一首有重量的叙事。

音乐在紧张的和弦中奔涌,像一场从地底涌出的暗流,正不断推向高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