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酒店里准备的琴房门半掩着。
窗外的风把树影压在墙上,光线淡而清。屋里很安静,能听见琴弦还没被触及时那种空空的静。
唐屿在屋内,靠近门的一把椅子上坐着。大衣挂在椅背,姿势松而直。他抬眼看了江临舟一眼,指了指琴凳。
“先坐,不急着弹。复盘一下昨天。”
江临舟收拢肩背,坐好。唐屿开口的语速不快:
“初赛,你处理得稳。进入段落快,但不慌;高处没冒险去硬拔,音色总体干净。力量线条比以往清楚,呼吸也在。总结一下,就是??你让人看见了你准备得够。”
他顿了下,又补了一句:“做得好。”
江临舟轻轻“嗯”了一声。那股随结果而来的热意在胸口一缩,留成一小团温度。
“等会儿台里会做个简短采访。”
唐屿看他,“练完我带你下去。注意几件事:一句话里只说一个意思,不评价其他选手,不主动谈曲目细节。被问到目标,就说‘把准备的东西完整呈现”。要感谢谁,先学校再老师再同学。说慢点。
江临舟记在心里,点头。
“好,现在说说你这两天的状态。”唐屿把目光落到他手上,“你最近弹,太火了。”
江临舟想了想,没有反驳。他知道。
“这不是坏事。”唐屿的声音很平,
“钢琴当然会随情绪而变,钢琴家也一样。但差别在于??你不能让舞台随着你一同摇摆。现在的你,靠着一股火气能弹得很亮,可下次要是没了这份冲劲呢?
所以你得学会把这股火安置好,让它有边界。哪几处要放热,哪几处要收住,你自己先定清楚。到台上,就算心情不同,也能按你设的路线走下去。比赛需要的是可重复,不是一次性的爆发。”
他站起身,走到琴边:“今天接着弹复赛的曲子。先从开头那一串上行开始,到第一个停顿点。别急,给我听得到的骨架。”
江临舟翻开谱,指尖落到键上。第一声出来时,他刻意把重量往下压,避开那种冲上去的冲动。上行线条像在昏光里点亮的细火,往上爬;和弦压住,踏板半换,留了空气。
刚走到第一个回落,唐屿抬手:“停。”
他把手放到低音区,单手按下和声,声音深而稳:“你这几小节弹得太急,像往前推。这里要的不是冲,而是支撑??节拍得像柱子一样竖在这。”
他抬手点了点键盘,“同一个速度里,要让我听得出三样东西:低音的支架、旋律的线条,还有装饰的光亮。光亮可以有,但要收得住,不是到处乱窜。”
接着他补了一句:“听??旋律要紧贴着和声往前走,就像肩膀靠在墙上一样,不是飘在空里。你先只弹支架和旋律,不要额外的渲染,把多余的劲收住。”
江临舟点头,克制住手心那股冲劲,重来。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被拉清,呼吸变得可见。回到停顿点时,他像把一口气稳稳扣住,没有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