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的清晨,音乐厅外已比前两日更为热闹。
走廊里人声喧哗,观众的脚步急切,带着一种与昨日截然不同的气息。
前两天的比赛像是漫长的前奏,许多人心底都在等待这一天。
真正的焦点人物将在今天陆续亮相。
大厅的灯光自上而下泻落,映照在红色幕布与黑色舞台上,空气里隐隐有一股凝滞感。
观众席很快坐满,评委们也比往常更早落座。有人低声交谈,有人静静翻阅着节目单,等待着属于今天的高潮。
后台候场区,气氛紧绷。几个选手靠在椅背上,或是快速比划着指法,或是深呼吸调整状态。
江临舟坐在一角,神情安静。
他没有像别人那样焦躁不安,只是低下头,指尖轻轻摩挲着谱页。
昨天下午的演出让他在短时间内成为众人关注的名字,但此刻,他的内心却意外平静,像是静候着某种必然到来的时机。
主持人报出名字:“下一位选手,陈雨薇。”
后台的空气顿时一紧。几位选手下意识地抬头望向舞台方向,观众席上也响起一阵低语。这个名字早已不陌生,而自从比赛开始以来,她的出场更是被视作重头戏。
陈雨薇身着一袭简洁的白色连衣裙,步履从容地走向舞台。
她的神情宁静,眼神专注而清澈。她在钢琴前站定,优雅地行礼,动作不慌不忙。观众席渐渐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集在她纤细却坚韧的身影上。
她选择的曲目,是肖邦《练习曲》Op。10No。1。那是无数钢琴家都望而生畏的“瀑布”,右手飞流直下的琶音考验着演奏者的跨度、均匀度与控制力,更要求音乐的透明与光彩。
第一个音符落下,像是天际倾泻而下的水光。
右手的琶音自高处飞泻而下,清亮而通透,仿佛晶莹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层层光影。她的触键轻盈而精准,手臂的弧度自然流畅,似乎整个身体都在随着那一泻千里的音流呼吸。
观众屏息凝神。有人下意识抬起头,望向高高的穹顶,仿佛真能在那光影中看到奔腾而下的瀑布。
评委席上,一位年长的评委微微颔首,笔尖快速记录。他注意到,陈雨薇并没有单纯追求速度,而是在保持高度连贯性的同时,刻意将音色打磨得晶莹明亮。每一次上行的推送都带着呼吸的起伏,仿佛水流在石壁间的回旋与
散开。
然而,在中段转折处,她的气息略显急促。那段原本需要更大空间感的音型,被她处理得稍稍紧迫了一些,像是瀑布间隙中夹带的一丝凌乱。
但她很快调整回来。尾声的上行音型再次展现出光辉的弧线,音流冲刷而下,直到最后一个和弦定格,整个音乐厅仿佛仍回荡着水声轰鸣。
片刻静寂,随即是热烈掌声。
“好轻盈啊………………”观众席有人低声感叹。
“她的音色真漂亮,真像在看光的瀑布。”另一人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