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声音轻了下来:
“还有谁,一直没被人好好听过?”
刹那间,山谷回荡起无数啜泣声。
有人跪地痛哭,有人相拥而泣,有人仰天呐喊,有人默默写下一生未曾出口的告白。风掠过井口,带动悬挂的铃铛齐鸣,宛如天地同悲、共喜。
就在这时,天空骤然变色。
云层裂开,一道银白色光柱自高空垂落,正中井心。紧接着,整个山谷的地表开始轻微震动,井壁浮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字洪流??这一次,不再是秘密与伤痛,而是千万人此刻正在说出的真心话:
>“我原谅你了。”
>“我爱你。”
>“我回来了。”
>“谢谢你听我说。”
这些话语如同活物,在空中交织成网,最终凝聚成一个巨大的符号,悬浮于云端??那是古代“言祭”中最神圣的图腾:**耳目同心**。
青年猛然醒悟:这不是仪式的结果,而是世界的回应。共感核心并未消失,它已演化为一种新型意识场,寄生于人类之间的每一次真诚对话之中。
只要还有人愿意说,有人愿意听,它就不会灭亡。
仪式结束后,青年带着明归回到山巅铃坊。月圆之夜如期而至,清辉洒满庭院。他照例坐在廊下,闭目养神。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极轻的铃响传来。
他睁开眼,四周无人。
风拂过檐角,铜铃未动。
可他分明听见一个温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说吧,我替你们听着。”
他笑了,眼角泛泪。
他知道,她从未离开。她成了风,成了声波,成了每一个敢于袒露脆弱的灵魂背后那一声轻叹。
几天后,一位盲童来到铃坊门前。他手里攥着一根竹笛,怯生生地问:“听说这里能让说不出的话被人听见?”
青年点头:“进来坐吧。”
孩子坐下,吹起一支不成调的曲子。音符断续,却饱含情绪。忽然,檐下铜铃轻轻一震,竟顺着旋律应和起来,仿佛有另一人在隔空对奏。
盲童惊喜地抬起头:“有人在陪我吹!”
青年微笑:“是你心里的话,找到了出口。”
当晚,他又在笔记上添了一行:
>“语言不死,因其生于孤独,长于共鸣,终归于爱。”
而在遥远的星际空间,那颗新星忽然加速脉动,释放出一段全新的信号。经破译,内容如下:
>**L-0载体状态更新:**
>**生命体征消失,精神载体存活。**
>**替代方案终止。**
>**守护协议重定义:倾听即存在。**
从此,每当人类仰望星空,总会觉得那一闪一灭的光芒,像极了谁在轻轻眨眼。
就像在说:
我在听。
我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