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更杂牌一些的作战部队,更是没法用言语来具体形容,更像是拿着枪的农民。
他走到一名正在擦拭步枪的年轻士兵面前,突然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士兵猛地站起身,挺直了胸膛,大声回答:“报告长官!二等兵,张铁牛!”
“把你的枪,给我看看。”
“是!”
张铁牛将手中的中正式步枪,双手呈上。
陈辞修接过步枪,娴熟地拉开枪栓,凑到眼前,对着光亮处,仔细地察看枪膛。
光滑如镜!
没有一丝一毫的锈迹和火药残渣!
他又检查了枪机的活动部件,机油充足,润滑到位。
这哪里是一支刚刚经历过血战的步枪?
这简直,就像是一支刚刚从兵工厂里,领出来的新枪!
陈辞修的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他放眼望去,随即又抽查了几个士兵的武器。
无一例外!
每一支枪械的保养状况,都不仅仅是“良好”,甚至,可以称之为“优秀”!
“好兵!”
随行的一名军政部高官,看着眼前的景象,忍不住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另一名来自侍从室的参谋,更是低声对同伴说道:“我随委座巡视过全国各战区,平心而论,如此军容,如此士气,当属我数百万国军之冠!”
“郭彦政将军,不愧是出自中央军校的高材生,会带兵,能打仗!”
“有此强兵,何愁日寇不灭!”
“依我看,这新编第十六师,作为第八十八集团军下辖的主力,其实力,怕是已经不逊于我们中央军最精锐的美械师了!”
“称之为当世第一强军,亦不为过!”
这些发自肺腑的赞叹,一字不落地,传到了陈辞修的耳朵里。
他的脸上,不动声色。
但他的内心,却早已是五味杂陈。
震惊,欣慰,以及一丝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警惕与不安。
他放下手中的步枪,心中对郭彦政的评价,又高了几分。
平心而论,在人才济济、将星璀璨的“飞虎系”将领群体中,郭彦政,并不能算是最顶尖的翘楚。
他虽然资历够老,早在37年,便是楚云飞麾下的主力连长,一路从枪林弹雨中拼杀至今,堪称罗卫国麾下的一员悍将。
但比起那些后来居上、天赋异禀的后起之秀,尤其是像陈泽军那样,仿佛天生就为战争而生的指挥奇才而言,郭彦政的指挥艺术,确实稍显平庸了一些,少了几分灵动与奇诡。
可换句话来讲,能从37年那场血肉磨坊开始,一路血战至今,从一个小小的连长,干到如今主力师的师长,手底下,又能有几个真正的庸手呢?
战争,是最好的筛选器。活下来的,并且不断高升的,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陈辞修的目光,落在了士兵们腰间的装备上。
他注意到,这支新编第十六师,并非他想象中的“全美械”部队。
士兵们手中紧握的,依旧是国产的中正式步枪,班组里的轻机枪,也是熟悉的捷克式。
只有在直属部队之中,他才看到了崭新的美制榴弹炮以及美制重迫击炮。
这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