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京附近的一个村庄。
像这种靠近锦京的地方都是相对富裕的,但是富裕的也有限,毕竟这里是一个封建社会,就连都城内也有大把的人被饿死,能够不被饿死而且还能有一个家已经算是过得很不错了。
他们这个村子里有不少人会去锦京卖东西,日子过得也算不错。
……只要那些王公贵族不搞土地兼并。
不过这事谁说得准呢?
比起那种因为没钱去当兵、行乞的人来说,他们的日子已经算是理想的状态了。
村庄不少人都会偶尔跑去做一些小生意。
荣朝为什么能给萧国岁币?还不是因为荣国商业发达,在重农抑商方面没有那么严重。
有年轻人从锦京回来,看到家中一个血缘比较远的老人,和同伴打了一声招呼,他坐在老人身边说:“如今又变了天。”
这几天天气都算不错,哪里谈得上变天呢?
这里的变天自然是指的是皇位的更替。
对于他们这些没有出身的人来说,皇位的交替还真的是要了命的大事。
万一摊上了个横征暴敛的皇帝该怎么办?
即使这个世界是架空的,可是历史的悲剧总是相似地循环上演。
无论是菜人哀、三吏三别的种种故事总会在一个封建朝代重复上演。
普通人必须麻木下来,只要还不想死,他们还得继续干下去。
村中的老人看向了年轻人。
老人却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情绪,他只是很平静地扭过头,继续忙着洗手上的衣服。
在南荣定都锦京之前的北荣,它可是在开封的。
那个时候,这个村庄的日子还没有这么好,他们的生意往往会做到开封甚至更北边去。
之后,萧军南下,战乱爆发,老人的儿子因为晚了一步,受不住一路上一些人的哀求,带着他们一起南下避难,最后没能够从北方跨过长江回到家中。
不是死于长江江水之中,亦不是死于残暴的萧军的手中。
他的儿子是死在试图兼爱非攻、修德化远朝廷的人的手中。
在长江之上被射杀。
南荣朝廷他们拒绝同北方而来的人,声称这其中有萧国的探子。
如果有人想要再跨过长江,格杀勿论。
长江是天险,但是再险也无法险过南荣朝廷。
老人当时站在长江之南,苦苦等着自己儿子回到他们当初离别的渡口。
他看不到自己的儿子是怎么死的。
他只知道,自己等了一天、等了两天,等得干粮都没了,等到听到南荣朝廷逼退一切横渡长江的人,然后听到世家的人在这之后带着金银珠宝渡过长江。
他的儿子只是无声无息地死掉了。
具体的事情还是有一些对朝廷德行有所了解的人往西行、从白国那边穿过回到南荣的人告诉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