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叙并没有立刻看他,目光依然平稳地落在前方的路况上,但声音却清晰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平稳和笃定,穿透了车厢内微妙的空气:“你说呢?”
他反问,语气里听不出太多波澜,却仿佛一切尽在不言中。随即,他才微微侧过头,用那双映着城市灯火、显得格外明亮的眼睛,飞快地看了沈知时一眼,那眼神里带着温柔的揶揄和深沉的认真。
“我以为……”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却字字清晰,如同承诺般落下,“从你决定走向我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是……‘我们’了。”
他没有使用任何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说出那个特定的词汇,但“我们”这两个字,在此刻,比任何定义都更加有力,更加贴切,更加……动人心弦。
沈知时一直微微悬着的心,在听到“我们”这两个字的瞬间,如同被温暖的潮水轻轻托起,然后稳稳地落回了实处。
一股滚烫的、带着巨大喜悦和安心的暖流,从心脏最深处汹涌而出,瞬间冲刷过四肢百骸,连指尖都仿佛感到了那阵暖意的震颤。
他看着他,眼底的光芒越来越亮,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所有的忐忑、不确定,都在林叙这句平静却重若千钧的回应中,烟消云散。
他没有再追问,也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是深深地望着林叙,然后重重地、带着释然和无比满足地,应了一声:“嗯,好吧,勉强答应了。”
车厢内再次安静下来,但氛围却与之前截然不同。
一种明确的、被双方共同确认的亲密与联结,如同无形却坚韧的丝线,将两人紧紧缠绕在一起。窗外的夜色,似乎也因此变得更加温柔而明亮。
他没有立刻说话,仿佛需要一点时间来消化这沉甸甸的、足以改变很多事情的认可。
然后,他空出原本放在档位上的右手,越过中间那不大的扶手箱,精准地、坚定地覆盖在沈知时随意放在腿上的左手。
他的掌心温热而干燥,带着一种无声的、却重若千钧的承诺与深深的共鸣,紧紧包裹住沈知时微凉的指尖,仿佛在说:我在这里,我听到了,我懂,我们一起。
沈知时立刻反手,与他十指紧密地交握扣住,用力地回握,像是要将彼此的力量融汇在一起。
无需更多言语,车厢内静静地流淌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巨大的安宁与深入骨髓的温暖。
窗外的车马喧嚣、霓虹闪烁,仿佛都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遥远而模糊。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掌心紧密相贴传递的坚定温度,引擎平稳运行的低沉嗡鸣,以及彼此交融的、平稳的呼吸声,构成一个只属于他们的、完整而安宁的宇宙。
车子最终缓缓停在了一条相对僻静、透着岁月痕迹的老街深处。一家挂着“隐庐”二字木刻招牌的雅致小院前,暖黄的纸质灯笼在门廊下轻轻摇曳,投下温馨而朦胧的光晕。
正如林叙所说,环境清幽雅致,推开那扇厚重的、带着铜环的古朴木门,里面是小小的、精心打理过的天井,几方石桌竹椅随意却有序地摆放着,绿植葱茏,假山流水潺潺,透着江南水乡特有的、沉淀了时光的韵味与宁静。
林叙显然是这里的常客,老板是个看起来爽朗利落的年轻人,系着深色围裙,见到他进来便熟稔地扬起笑容招呼:"林大设计师!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哟,今天还带了朋友……"他的目光顺势落在沈知时身上,带着善意的、不加掩饰的探究和好奇。
"沈知时。"林叙侧身,自然地介绍,语气平静,却在吐出这个名字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珍而重之的味道,"我朋友。"这简单的三个字,在此刻此景下,由他口中说出,却仿佛被赋予了更深沉、更确切的含义。
"沈先生您好!齐斯宇,林叙的大学同学,也是这儿的老板。"齐斯宇热情地伸出手,与沈知时轻轻一握,眼神在并肩而立的两人之间打了个转,脸上露出了然的、愈发亲切的笑容,"里面请,早就给你们留了个最安静的角落,保证没人打扰。"
落座后,林叙甚至不需要菜单,便熟稔地向齐斯宇报了几个菜名,每一道都显然是经过精心考量、兼顾了口味与沈知时偏好的招牌菜。
等待上菜的间隙,沈知时看着对面在暖黄灯光笼罩下、眉眼显得格外温润平和的林叙,再次郑重地、面对面地开口:"今天……真的让你久等了,抱歉。"他的眼神诚恳至极,带着不容错认的愧疚。
林叙执起桌上温着的白瓷茶壶,给他面前的杯子斟了七分满的清茶,袅袅的热气带着茶香升腾起来。他将杯子轻轻推到沈知时面前:"下次,请我吃更好吃的就行。"他顿了顿,目光落在沈知时比之前清减了些的脸颊上,带着点细致的审视,"你倒是……看起来瘦了点。最近,压力很大?"语气中的关切显而易见,超越了方才等待的插曲。
沈知时下意识抬手摸了摸自己的下颌骨,摇了摇头,唇角泛起一丝带着暖意的苦笑:"还好。主要是……家里的事。不过现在……"他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胸中那块大石被移开的轻松,"好多了。"他指的,自然是获得爷爷全力支持这件至关重要的事。
林叙没有再追问细节,只是了然地微微颔首。恰在此时,第一道菜——色泽红亮油润的秘制红烧肉被端了上来。
林叙极其自然地拿起公筷,夹了一块肥瘦相间、颤巍巍看起来就软糯入味的肉,稳稳地放到了沈知时面前那个素雅的白瓷小碟里。"那就多吃点。"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关切,"吃饱了,才有力气。"那语气和神态,自然得仿佛这个动作已经重复过千百遍,早已成为彼此心照不宣的习惯。
沈知时看着碟子里那块诱人的红烧肉,又抬眼看看林叙那双带着理所当然的关切和平静眼神,心底最后一丝因让对方漫长等待而产生的细微芥蒂与不安,也彻底烟消云散。
他拿起自己的筷子,小心地夹起那块肉,送入口中。浓郁醇厚的酱香瞬间在舌尖炸开,混合着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的油脂感,带着一种踏实而温暖的人间烟火气,从味蕾一直暖到了胃里,带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与安宁。
"味道怎么样?还合口味吗?"林叙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轻声问道。
"嗯。"沈知时抬起头,对上他的目光,唇边不自觉地、由衷地向上扬起一个清晰的弧度,"很好吃。"这简单的三个字里,此刻却包含了太多复杂的意味——有对食物的赞美,有对这份体贴的感激,更有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安心与幸福。
这顿饭吃得缓慢而舒适。他们不再谈论沉重的话题,只是像所有寻常而亲密伴侣那样,聊着彼此分开这几日工作上的琐碎。
林叙说起设计院新接手的一个古村落整体改造提升项目,那些饱经风霜的老建筑如何在现代功能需求与历史风貌保护之间寻找精妙的平衡点,他的眼神里闪烁着专业的光芒。
沈知时则分享了一些研究院在空间信息智能处理与可视化方面取得的新突破,那些原本冰冷抽象的庞大数据,如何通过算法被赋予生命,转化为直观洞察世界的窗口。
他们没有刻意去描绘未来可能遇到的、具体的阻碍与风浪,也没有沉溺于刚刚获得的、堪称堡垒般的家庭支持所带来的狂喜与激动之中。
只是这样,在温暖的灯光下,在可口的饭菜香气里,分享着各自领域里那些平凡的进展与思考。
这些平淡如水的日常交流,在共同经历了内心的惊涛骇浪之后,显得尤为珍贵动人,像是暴风雨过后的宁静港湾,温暖、真实,充满了抚慰人心的力量。
饭后,沈知时主动而自然地接回了车钥匙。林叙没有推辞,只是看着他熟练地启动引擎,调整方向盘,将车子平稳地驶入夜晚依旧流动的车河,眼神中带着全然的信任与放松。
"送你回去?"沈知时目视前方,语气极其自然地询问了一句,仿佛这是天经地义、无需思考的事情。
"嗯。"林叙低声应着,报出了一个位于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附近的公寓地址。那是他租住了几年、早已习惯的地方,一个被他称之为“家”的、可以卸下所有疲惫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