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王玄立于破败的神殿之中,白衣在朦胧的光线下仿佛自行散发着微光,与周遭的衰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望着王座上那道即将消散的虚幻身影,眼中没有怜悯,也没有征服,只有一种纯粹的对不同存在形式的探究。
“依靠众生信仰而存续,终焉亦系于众生之念。。。。。。此道,可谓‘他渡’。”
王玄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直指核心,道出了这位神明存在的本质——其力量与存在,完全依赖于外部众生的信仰,而非自身内在的修炼与超脱。
王座上的神明虚影微微颤动了一下,似乎因这精准的概括而产生了共鸣。
那虚弱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无尽的疲惫与一丝了然:
“汝。。。。。。所言无差。吾之存在。。。。。。始于渺渺众生之祈愿、敬畏与寄托。。。。。。吾曾聆听祈祷,曾回应呼唤。
曾以吾之力,抚平山火,指引迷途。。。。。。彼时,信仰如江河奔涌,吾亦如日方中。。。。。。”
祂的声音带着遥远的追忆,仿佛看到了昔日信仰鼎盛时,自身所能展现的些许威能。
“然。。。。。。江河亦有枯竭时。。。。。。当众生不再需要虚幻的寄托,当‘理解’取代了‘敬畏’。。。。。。信仰之河便日渐干涸。。。。。。吾亦随之。。。。。。日渐衰弱。。。。。。”
祂坦然承认了自己的局限与终结的必然,语气中并无太多怨恨,只有一种顺应规律的无奈与深深的倦怠。
王玄微微颔首,对此表示理解,随即阐述自身之道:
“我之道,与此不同。乃是‘自渡’。”
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信念。
“不假外求,不依香火。唯精唯诚,向内探求,明心见性,洞彻己身与宇宙之本真。
以自身之心,印照天地之道;以自身之力,超脱万象之缚。我心即天心,我意即天意。”
这番话语,阐述的是一种绝对的自立与超越,与神明依赖信仰的“他渡”之道形成了根本性的对立。
一个将存在的根基寄托于外界的、易变的众生之念。
一个则将一切的根源收归于内在的、不变的己心与大道。
神明虚影静静地“听”着,那模糊的面容上似乎流露出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有震撼,有向往,也有一丝释然。
“自渡。。。。。。不假外求。。。。。。明心见性。。。。。。”
祂低声重复着这几个词汇,仿佛在品味着一种截然不同、却又无比恢弘的可能性。
“原来。。。。。。路。。。。。。还可以这样走。。。。。。何其艰难。。。。。。又何其。。。。。。自在。。。。。。”
祂能感受到王玄话语中蕴含的那份超越束缚、掌控自身的绝对自由,那是祂作为信仰神永远无法企及的境界。
祂生于规则(信仰体系),也死于规则(信仰流失),而王玄,则是在探寻并试图掌控规则本身。
短暂的沉默后,神明虚影的气息变得更加微弱,仿佛风中残烛,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
“外来的求道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