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动力终於做出了正確的、符合资本利益的选择。这份协议,我们完全接受。”艾丽卡微笑著,但眼神却瞬间变得冰冷。
“不过,吉姆先生,您似乎忘记了我的身份,我们是全球战略资本集团,我们投资的不仅仅是您眼前的稀土和火箭。”
“我们要求,在为期二十年的採购协议期间,通用动力必须向我们的基金开放一个技术观察员席位。”
吉姆皱紧了眉头:“技术观察员?这不可能!这涉及到国防机密!”
艾丽卡保持著微笑,但语气充满了不容拒绝的威:“这位观察员,將由我的首席技术顾问担任。”
“他不会接触任何军事武器参数、代码或任何涉密信息,他的任务,仅仅是观察通用动力在整合这套回收系统时,与nasa以及其他承包商之间的供应链协调、项目管理效率,以及审批流程。”
“吉姆先生,您只有两个选择:一,接受我们的条件,拿到技术,贏得合同,拯救您的公司,二,拒绝,最终被时代淘汰。”
吉姆看著她,他將手中的威士忌一饮而尽。
“成交。”他声音低沉,每一个字都带著巨大的重量。
一场关乎通用动力,或者说关乎丑国登月计划的交易,在这平凡的下午,正式达成。
一个月后,丑国联合发射联盟位於阿拉巴马州的亨茨维尔研发中心,完全进入了“月球加速计划”的战时状態。
吉姆兑现了他的承诺,將所有资源倾斜向新的重型火箭项目,目標直指九个月內展示回收能力。
然而,真正让整个团队震惊的,是那套由新股东提供的垂直著陆与復用引导系统。
在巨大的装配车间內,一位头髮凌乱、眼底布满血丝的ula首席软体架构师,戴维森博士,正对著一块投影激动地解释著,投影上是他们新火箭第一级完成集成测试的模擬数据。
“不可思议!这简直是天降神助!”戴维森博士用颤抖的声音对著面前的几位资深工程师说道。
“我们原本预估,光是多发动机反推时序和超音速再入姿態控制这两大核心算法的建模和验证,至少需要十八个月,但现在,我们只用了八周,就完成了初步的闭环测试!”
一名负责硬体集成的工程师忍不住感嘆道:“是的,博士,这套系统的架构简洁得令人髮指,但效率高得可怕。”
“它巧妙地规避了我们之前在液氧火箭上遇到的推进剂晃动抑制问题,尤其是在回收腿部署的余设计上,它直接採用了我们从未想过的柔性阻尼方案,比我们自研的复杂液压系统可靠十倍,重量却轻了近一半!”
“过去我们总认为,在回收技术上,我们被spacex甩开了十年,现在看来,我们只用三个月,就跨越了那道鸿沟!”
“看来火箭第一级回收测试,马上就能开始了。”
在通用动力研发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下,他们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一一內部代號“凤凰”一一的第一级测试火箭,已经立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的发射台上。
这比吉姆最初向纳森承诺的九个月展示能力,提前了五个月,这个奇蹟,完全归功於那套高效、简洁的垂直著陆与復用引导系统,它不仅提供了核心算法,更彻底顛覆了他们传统的设计思路。
吉姆、戴维森博士和一眾重要人物聚集在发射控制中心,气氛比任何一次正式发射都要紧张,因为他们知道,这场测试的结果,直接决定了数十亿美元的登月合同,以及通用动力在未来太空竞赛中的地位。
戴维森博士盯著面前闪烁的数据:“报告吉姆先生,回收系统已激活,液氧甲烷发动机预冷完成。回收腿柔性阻尼系统处於待命状態,我们是按照回收最高难度工况进行设置的一一目標是陆地著陆区,而不是海上平台。”
“很好,”吉姆深吸一口气,他能感觉到背后,那名技术观察员正安静地记录著数据,“开始倒计时。”
隨著倒计时归零,巨大的火焰喷涌而出,凤凰测试火箭的第一级以惊人的推力拔地而起。
在大气层边缘,火箭首先利用安装了新回收系统的柵格舵,进行了精確的姿態校正,隨后,多台主发动机进行再入点火,这至关重要。
在火箭快速下降的过程中,那套柔性阻尼设计的优势彻底展现,由於系统对推进剂晃动抑制的完美处理,火箭进入最后看陆阶段时,燃料处於极其稳定的状態,在距离地面数百米时,三台主发动机精確点火,火箭的速度逐渐下降。
火箭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稳定地悬停在了著陆平台上空,隨后,回收腿被展开,在回收系统的精妙控制下,火箭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放下。
整个控制中心陷入了狂热的庆祝中。
“成功了!”戴维森博士激动地吼道,他紧紧地拥抱了身边的同事,“我们做到了!
这比我们最乐观的预测还要完美!”
而一旁的技术观察员冷静地记录下了相关数据,仅仅几个小时后,通用动力便將这次完美的、陆地垂直回收的测试数据提交给了白宫和nasa。
次日,六角大楼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
纳森带著前所未有的自信站在讲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