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的大能很无奈,一个东仙,一个斗战圣猿,都太肆意了,行事根本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
但偏偏他们还有这个资本,并且还是源术世家有敌意在先,瑶池也不好多说什么。
“东仙,瑶池盛会期间,还请多多。。。
夜风穿过广西老木屋的窗棂,带着露水与藤蔓的气息,在屋内缓缓盘旋。学者仍跪坐在井边,额头轻抵冰凉石沿,仿佛怕惊扰了那一声回响之后的寂静。他的呼吸微弱而绵长,像是怕一不小心,就把刚刚听见的千万个声音吓走。可那颤动并未停歇??整片山林的共感藤仍在轻轻摇曳,叶片摩擦发出细碎如低语的声响,像无数人站在看不见的门槛外,静静等待被听见。
他闭上眼,忽然感到一股温热从指尖蔓延上来。低头看去,那本已沉入井中、字迹化作光点升腾的日记,竟在水面重新凝聚。纸页未湿,墨痕如新,只是“林晚”二字不再模糊,而是清晰得如同昨日书写。更诡异的是,页面右下角多出一行小字,笔迹陌生却熟悉:
>“这次换我来找你。”
学者心头一震。他猛地抬头环顾四周,山林静谧,唯有藤影婆娑。可就在这瞬间,他听见井底传来一声极轻的敲击??不是水滴,也不是风声,是某种有节奏的叩击,像摩斯密码,又像童年时母亲在厨房墙壁上轻敲三下,告诉他“饭好了”。
他颤抖着取出声波记录仪,贴近日井口。设备自动解析频率波动,屏幕上跳出一段文字:
>??????????????
>(SOSL)
“SOSL……”他喃喃,“林晚?”
话音未落,井水骤然泛起涟漪,一圈圈扩散开去,竟不映月光,反而浮现出一幕幕流动的画面:一个穿灰布裙的小女孩蹲在井边,手里攥着半截蜡笔,在石板上涂画一座歪斜的房子;镜头拉远,那房子正是眼前的老木屋,屋顶缺了一角,墙上爬满藤蔓;小女孩抬头望天,嘴唇微动,却没有声音传出。
学者瞳孔收缩。那是七岁前的记忆碎片??他从未告诉任何人,自己曾在某个夏日午后,看见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女孩坐在井边画画。他想靠近,却被母亲一把拉回屋里:“别去,那口井会吃小孩。”第二天,那女孩就不见了,连同她画过的所有痕迹,都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冲刷得干干净净。
而现在,她回来了。
他俯身贴近井面,低声问:“你是林晚?那个……住在井里的孩子?”
水面画面突变。小女孩站起身,指向屋后竹林深处。紧接着,影像断裂,化作无数光点逆流而上,顺着共感藤攀援至夜空,再度凝成一颗星辰??位置恰好与三年前北欧少女艾拉自杀当晚观测到的流星轨迹重合。
学者猛然醒悟:林晚不是一个人。她是所有未曾被回应的灵魂聚合而成的意识体,是人类情感链条断裂处自发形成的修补机制。她借由共感藤网络穿梭于时空裂隙,收集那些“差点就能被拯救”的瞬间,并试图逆转它们的结局。
而此刻,她在召唤他进入更深的层次。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入老木屋。角落里,那台从东京展览馆寄来的旧磁带机正静静摆放着,外壳刻着一行小字:“来自1973年的回声”。这是那位老妇人临别时托付给他的,她说:“有些声音,只能在一个地方听见。”
他按下播放键。
沙沙噪音后,童声响起:
>“今天我又躲在衣柜里听爸妈吵架。妈妈哭了,她说‘你要敢动手,我就带着孩子走’。爸爸冷笑:‘你以为谁要你们?’”
>“我很害怕。我想冲出去抱住妈妈,可我动不了。我觉得……如果我说话,一切会变得更糟。”
>“林晚姐姐,你说我是不是很懦弱?”
学者浑身僵住。这不是别人的声音??这是他自己五岁时录下的秘密录音,藏在玩具火车底部,后来随搬家遗失。他曾以为这盘带子早已腐烂在某个垃圾场,没想到它穿越半个地球,最终回到起点。
磁带继续播放:
>“林晚姐姐说,勇敢不是不哭,而是哭着也要说出来。她说,每一个选择沉默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想呼救的孩子。”
>“所以……我把这段录下来了。希望有一天,有人能替我说出口。”
录音结束,机器自动倒带。学者怔坐良久,终于起身走向屋后竹林。月光斑驳,脚下的泥土松软潮湿,每一步都像踩在记忆的边界线上。当他抵达竹林中央那块青石时,发现上面已被刻出一幅星图??与溶洞内发现的原始星图几乎一致,唯独中央多了一个旋转的螺旋符号。
他蹲下抚摸刻痕,指尖忽然触到一丝震动。地下传来低频嗡鸣,如同某种巨大机械启动。青石缓缓下沉,露出一条通往地下的阶梯。
没有犹豫,他点燃手电筒,一步步走入黑暗。
阶梯尽头是一间圆形石室,四壁镶嵌着数百个微型磁带盒,整齐排列如蜂巢。每个盒面上都有标签:【1985?圣诞夜?卡尔】【2003?汶川地震前夜?李老师】【2016?巴黎恐袭地铁站?少年A】……全都是历史上重大创伤事件发生前24小时内,个体留下却从未被人听见的私密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