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反复重生后男主崩溃了 > 7080(第1页)

7080(第1页)

第71章巧合似乎总会跟宁王不期而遇

齐景轩沉默不言,徐槿瑜劝了两句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房中便安静下来。

最终是高峥打破了这份沉默,道:“我昨日回大理寺翻了些跟何家有关的旧案卷宗,发现他家跟当年的柳渊案竟还有些牵扯。”

“也不知是他们当真牵扯的不深,还是事后遮掩得好,竟没怎么受到牵连,卷宗上一带而过了。”

柳渊案是高沛父子俩一手经办的,沈嫣也出了不少力。高沛因此被皇帝调回京城,有机会去了心心念念的翰林院。沈嫣也借此机会铲除了常年打压沈鸣山的上峰,家里的日子自此好过了不少。

因为柳渊案牵扯出了营州卫指挥使贪墨军饷,倒卖军粮军械等事,引得皇帝震怒,严查之下不知多少官员勋贵被罢职夺爵,朝中至今余波犹存。

何家能在这样的大案中全身而退,要么是真没怎么掺和,要么就是想办法将自己摘出来了。

齐景轩皱眉,不知道这跟他们现在说的事有什么关系,徐槿瑜却是很快想通了其中关窍。

“惠嫔在宫中并不受宠,何家虽在朝中有些势力,但到底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并不足以在陛下盛怒时全身而退。他家若真跟这个案子有什么密切的关联,当初定是走了什么门路,让人帮他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当时负责督办此案的是宁王,无论他们走了谁的路子,最后都要过宁王那关。若真是如此,何家应该那时就已经跟宁王走得很近了。”

“可如今……惠嫔死了,何家分家,却无一人去投奔宁王,着实奇怪。”

沈嫣对朝中事了解的不多,更无从查看大理寺卷宗,只能从他们的言语中了解一些当年旧案的后续。

听闻当年是宁王督办此案,她皱了皱眉:“为何是宁王负责我记得当时不是三司会审吗应该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的几位主官一同督办才是啊。”

她那时虽在营州,但也听说过皇帝要求三法司共同审理此案,为何最后却是由宁王督办的

徐槿瑜解释道:“确实是三司会审没错,但因为柳渊案牵扯甚广,三司衙门里也有人牵扯其中,陛下怕各部主官徇私,便在几位皇子中择了一人协查督办。说是协查,其实一应卷宗最后都要过他的手,经由他上呈陛下的。”

“何家既然出现在了最后的卷宗里,就说明前面没能完全抹除自己的痕迹。既然没能抹除,又只是一笔带过,那要么真没什么大事,要么是宁王放了他们一马。”

他说完见沈嫣面露迟疑,追问:“沈姑娘可是觉得有什么不妥”

沈嫣眉头轻蹙,缓缓摇了摇头:“倒也说不上什么不妥,就是觉得……太巧了。”

徐槿瑜恍然,笑道:“这个你倒不必多虑。这差事陛下当时本是要交给太子的,是詹事府的一位属官牵涉其中,太子主动避嫌,才让给了宁王,并非他主动求来的。”

沈嫣却仍旧摇头:“我不是说宁王负责这个案子太巧,而是……”

她一时不知该怎么说清自己的想法,理了理思路后伸手蘸了些茶水,在桌上点了一点:“这是林四,他被惠嫔所杀,而惠嫔是何家人。”

她说着又并排点了两点分别代表惠嫔和何家,之后另起一行,再点一点:“这是成安侯府春宴我和王爷出事那日,后来王爷想起今年正月曾在一场宫宴上听到有人在御花园苟且,现场遗落了一块帕子,而帕子……后来出现在了三公主手里。”

随着她话音落,桌上又多了三点水渍,分别代表成安侯府春宴,正月宫宴,三公主齐云英。

最后,她将两排点状水渍分别连在一起,画出两条线,结尾处一个向下,一个向上,最终汇于一点。

她的手指在这个点上重重绕了一圈:“三公主是宁王的妹妹,何家又跟宁王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我们查来查去……似乎总会跟宁王不期而遇。”

第72章关切你们是不是查到什么了?

几人看着桌上那连成线的水渍,纷纷点头。

宁王表面看上去跟这些事情没有任何直接关联,但仔细梳理一番却发现事事都有他的影子。

齐景轩想起端午游船之事,一拍桌子:“没错,端午那天他也在,那个叫什么素兰的宫女没准就是他派人杀了的。”

这件事先前所有人都没往宁王身上想过,因为当日在船上的皇亲贵胄达官显贵很多,宁王跟齐景轩又素无仇怨,实在没什么理由联想到他身上。

但现在当所有的事串连成线,宁王的身影总牵扯其中,素兰之死便也有了另外的可能。

“那件事让你和六殿下都受到了牵连,六殿下更是因此被贬为郡王,这对宁王来说百益而无一害。”

沈嫣说道。

“倘若当时成功陷害了你,你就可能被贬出京城,再也不会想起那日宫宴之事,也就不会拆穿他。即便不成,罪过也都推到了六殿下身上,他自己则片叶不沾身。”

“如今惠嫔杀了林四,他更可以借此引导朝中风向,让人觉得一直以来都是六殿下在陷害你。”

“陛下若是就此打住不查也就罢了,若是坚持查下去,只怕他已准备了足够的证据洗清自己,让六殿下给他背锅。”

高峥方才也想到了这点,颔首表示赞同,徐槿瑜与齐景轩则露出了恍然之色。

“我就说六殿下怎会如此蠢笨,凭着阿轩跟他穿了件一样的衣裳就敢行栽赃之事。原来是宁王在背后捣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