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也都没有提出黄国友是不是在市里,都在回避这一问题。
进到市里,周叶也将他得到的一些情况跟杨秀峰做了汇报,对这一起群众冲击市委的事件也就有了大致的概况。
市区里似乎没有任何异常,杨秀峰再一次联系林挺,告诉林挺说已经到市里,林挺才说到他在省里,市里这边有公安局的人在具体负责,并说会有警员过来与杨秀峰联系的。
再往前走,就看见有警车过来,他们认得杨秀峰的车,当下在车前就先行礼。
杨秀峰让警员上车,那人是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的副队长,自我介绍后就对工作进行汇报。
经公安局进行核实,虽说具体的情况目前也无法在短期里都落实下来,但也将情况摸清了,和之前杨秀峰所了解到的没有什么出入。
看着手里的文字材料,也就对整个事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事情是发生在十二天之前。
小吴夫妇是从下面县里来的打工者,做泥水苦活。
小吴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女,而男人则是在市里做工。
预计着产期降至,之前因为小吴在劳作中对胎儿有所影响,医生先就对这婴孩不看好,但要是不要这个婴孩,小吴今后还能不能生育也是无法保证的。
夫妻俩人也就下决心要着一个孩子,家里虽说隔市里远,帮不上台面,但市里郊区有一个远房姑姑,姑姑一家也只是普通人,做些小本生意的。
在姑姑家落脚,相互照应着。
为了稳妥之计,两人决心借钱也要到条件和技术更好一些的市人民医院。
婴孩产下来后,体重才3。5斤,显然是偏弱的。
而小吴身体也不好,小吴老公第一二天还到医院里照顾着,但到第三天,也就不能再呆在医院里这样空守着。
不出去干活做工,会不会给老板赶走是一回事,欠下不少的钱也得他卖力挣钱才能还上。
小吴在医院里,也就托给六十五岁的姑姑照应着。
到第三天夜里,小吴老公在工地上加班,而医院里却出了事,婴孩突然间似乎就没有了呼吸,等姑姑发现后慌乱地找值班医生,值班医生让她从二楼妇产科抱到六楼儿科去诊断。
也不知道婴孩是不是还有呼吸,似乎有又似乎没有。
姑姑是城郊的农户,对人民医院这样的大医院根本就不熟悉,到六楼后,总算问到门诊处,门诊却说她没有在一楼那里先挂一个号来,不挂号,门诊也就不能够看病。
姑姑求着门诊帮先看她就去楼下挂号,医生却用医院的的规章制度来说事,说医院里没有挂号时不准给病人看病的。
等老人再下到一楼,回到门诊时,诊断出来,婴孩确实没有了生命迹象。
姑姑将婴孩抱回病房里,小吴和老人都不知道要怎么办,死婴该怎么处理,也不知道。
姑姑找护士询问,得知的结果是医院一方可代为联系,有人专门处置这样的事,只是要收取一百元的费用。
等小吴的老公得知医院里的情况,赶到医院时,是第二天的早上。
姑姑已经将婴孩交给医院进行了处理,孩子父亲心中不忍,当时也只是在医院里痛哭一场。
小吴虽说身子还很弱,但也不想在医院里住下去,伤心之地哪还有养身子的心思。
当下出院办理手续,却亏欠下七千多元的住院费用,医院要小吴两人结算。
小吴一家当时也没有这么多钱,医院就不准小吴离开,将小吴带进医院办公室里坐着,要她男人回去筹钱。
两人没有办法,男人回到工地,找平时相熟的人借钱,大家问到她的情况,都觉得这样子不对劲。
人在医院里就这样没有了,医院总得给出一个说法,再细看收费项目。
项目里到结算之前,还在收取对婴孩的护理费用,而婴孩在线一天入夜也就判定死亡。
其他还有不少说不清的,也看不明白的收费项目。
那些一起做工的人,也觉得医院对他们一家太过分,要小吴男人到医院去讨个说法。
总不能一个人在医院里就这样没有了,连见都不见一面就处理掉。
何况,医院这样处理婴孩,婴孩的父亲都没有许可,也是医院不对。
当下,小吴男人也就回到医院询问,却没有任何人理会。
到收费出询问怎么还会有婴孩都处理之后的护理费用,收费人员说,他们只是按照医生给出的收费单子来收取的,有什么问题和他们没有关系。
小吴就去问医生,医生一直在忙着,也不肯看他们手里的单子,之后给叫得烦了,应了一句:医院收费一直都这样,电脑计算还会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