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子文学网

棒子文学网>柴刀流漫画大师 > 第165章 究竟谁是变态(第3页)

第165章 究竟谁是变态(第3页)

>**“全球静听日首次实施成功。共记录有效发声事件4,821起,覆盖67国,触发三级情感共振网络(Ω-γ集群)。系统建议:启动‘回声计划’??建立分布式记忆存储库,确保每一段声音永不消逝。”**

启是在一个月后才看到这份报告的。那时,她正陪着一位新来的孩子修复一架废弃风琴。那孩子天生失语,靠手语交流,但他一直痴迷音乐,常常独自坐在果园里,用手掌感受树叶震动的频率。

“你想让它唱歌吗?”启问他。

孩子点点头,指了指自己的胸口,又指向风琴。

启明白了。她找来森野光,两人合力将风琴搬到北校遗址最大的一间教室。他们拆开外壳,清理积灰,更换簧片,最后接入H-∞终端的音频解析模块。

“我们试试看,能不能把你心里的声音‘翻译’出来。”

整整三天,他们调试参数,采集孩子手势的律动轨迹,将其转化为音符序列。第四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窗棂,风琴终于发出第一声鸣响??低沉、缓慢,却饱含某种难以言喻的温柔。

那是一段旋律,不属于任何已知乐谱,却与《童谣剑谱》第九式的节奏惊人吻合。

H-∞终端即时分析显示:该曲调蕴含高密度情感编码,匹配度最高的历史音频,竟是二十年前守塔老人临终前哼唱的片段。

“原来如此。”小春喃喃道,“他当年就在等这样一个声音。”

启蹲下身,握住孩子的手,轻轻放在键盘上。

“这不是结束。”她说,“这是你的第一句话。”

孩子仰头看她,眼中泪光闪动。他抬起双手,重新弹奏了一遍。

这一次,风琴声更清晰了,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等待与回应的故事。

而在遥远的南极,那位曾传出求救信号的女科学家,在返程航班上偶然听到广播播放一段无名乐曲。她怔住了,随即掏出笔记本,写下一行字:

>“这不是音乐。这是对话。我们说过的话,正在被另一种方式回答。”

回到樱泽村的那个春天,启收到了一封没有寄件人的信。信纸泛黄,边角磨损,像是辗转多年才送达。上面只有一句话,用稚嫩笔迹写着:

>“姐姐,我现在敢说话了。你说的灯,我一直记得。”

信封背面盖着一个模糊邮戳:日期是十五年前,地点是北海道某座已关闭的儿童养护院。

启拿着信坐了很久,最后把它夹进《童谣剑谱》的手抄本里,放进陶罐,埋在了起点石下。

当晚,她梦见自己变成一个小女孩,赤脚走在雨后的山路上。前方有个背影,穿着旧校服,手里拎着一只铃铛。她追上去,想喊却发不出声。

直到她摸出口袋里的柴刀??那把早已锈蚀、连刀柄都开裂的旧刀??轻轻敲了敲树干。

“叮。”

一声脆响,惊飞群鸟。

前方的身影停下,缓缓转身。

是十年前的自己。

两人相视一笑,谁也没说话。

可四周的风,全都在替她们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