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花开了,你就听得见了。
我已经学会用颜色说话,红色是想念,蓝色是梦,黄色是你笑的样子。
我希望你在天上也能看到。”
小宇轻按录制键,全程录像。
结束后,他问:“要不要听听别的小朋友的声音?”
丽娜点头。
工作人员启动振动仪,一段段语音转化为节奏不同的脉冲信号传入手柄。
当播放到艾合买提那段快板时,仪器震动轻快跳跃;而库尔班讲述父亲牺牲时,节奏变得缓慢沉重。
丽娜的手一直紧紧握着仪器,指尖微微颤抖。
突然,她抬起手,快速打出一串手语:“刚才那段话……那个穿军大衣的哥哥,他也失去了爸爸?”
翻译员点头。
丽娜沉默片刻,然后起身走向自己的课桌,翻出一本破旧的作业本,撕下一页纸,用铅笔歪歪扭扭写下一句话,递给小宇:
**“告诉哥哥,我不再怕黑了,因为我学会了用手语对星星说话。”
**
小宇喉头一紧,眼眶发热。
他郑重接过纸条,放进随身携带的档案袋中,标注HJ-004(“特殊回应”
),并在备注栏写道:“听障儿童的情感表达具有高度象征性与跨媒介传递潜力,建议建立多模态反馈机制。”
活动结束已是傍晚。
临行前,丽娜拉着老师的衣角,指着窗外远处一座孤立的山丘,用手语比划着什么。
老师解释:“她说,那里是她爸爸以前放羊的地方。
每年清明,奶奶都会带她去那儿烧纸钱,但她从来不敢大声喊‘爸爸’,因为她听不见自己声音。”
小宇想了想,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段预先准备好的音频程序??这是团队最新研发的情绪共振合成器,能根据文字内容生成带有情感色彩的震动波形。
他让丽娜在纸上写下想说的话,输入系统后,连接振动仪。
屏幕上浮现一行字:
>“爸爸,今天我说了很多话。
有人听了,还记了下来。
>我不再是个安静的孩子了。
>你想我的时候,就看看今晚的月亮,
>那是我用手语写给你的情书。”
程序运行,仪器开始规律震动,强弱交替,宛如心跳与呼吸交织的旋律。
丽娜双手捧住手柄,闭上眼睛,泪水无声滑落。
那一刻,整个教室安静极了。
窗外,暮色渐浓,雪山轮廓被夕阳染成金红。
老周站在门口,悄悄摘下帽子,低头默立。
下山途中,小宇一直在整理今天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