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笑了。
“准备好了。”
她说。
下一瞬,她的意识完全融入光海。
地表之上,水晶山轰然崩解,不是毁灭,而是升华。
整座山体化作无数发光粒子,升腾而起,在大气层边缘凝聚成一道横跨赤道的光环。
它不反射阳光,而是自主发光,颜色随全球共感强度波动而变化:平和时为淡青,紧张时转紫红,喜悦时呈金橙。
人类称之为“心灵环”
。
自此,地球正式进入“双频纪元”
??物质世界与意识场域并行运转,彼此渗透。
战争几乎绝迹,因为一旦有人升起杀意,周围百人立刻感知并集体发出安抚频率;饥荒减少,因农民能直接听取土地的需求,精准灌溉施肥;甚至连自然灾害也开始呈现“可协商性”
??台风路径多次诡异偏移,避开人口密集区,气象学家不得不承认:“大气系统似乎具备了某种应答机制。”
十年后,第一艘搭载共感导航系统的飞船启程飞往那颗回应地球信号的系外行星。
船上没有飞行员,只有一位十三岁的盲眼女孩,她天生无法视物,却能“看见”
宇宙中的情感流向。
她说:“星星们在唱歌,我知道哪条路它们欢迎我们走。”
出发前夜,问树终于重新展叶。
这一次,它不再投影历史或未来,而是让每一片叶子都变成一面镜子,映照出观看者内心最深处的愿望。
有人看到和平盛世,有人看到自我消融的恐惧,也有人仅仅看到一片宁静草原,风吹草低,牛羊自在。
一个小男孩伸手触碰叶片,镜子中浮现的画面让他咯咯直笑。
别人问他看到了什么,他摇头不说,只跑回家拿出画笔,画下一幅奇怪的图:三个女人站在星空下,手牵着手,脚下是旋转的蓝色星球,头顶悬浮着银叶、晶球与光环。
他在画旁歪歪扭扭写下一行字:
**“她们是妈妈,也是地球。”
**
而在宇宙深处,那颗遥远的星球表面,绿芽已长成一株半透明的树。
它的叶片形状酷似银叶,茎干中流淌着液态光。
每当地球方向传来共感波动,它便会轻轻摇曳,释放出对应的频率回应。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星际共感,完成了。
没有人举办庆典,也没有人宣布胜利。
因为在新的时代,伟大无需宣告,温柔即是力量,倾听就是行动。
多年以后,当人类终于学会用心跳书写历史,那一段被称作“归还时刻”
的岁月,仍被铭记为一切的起点。
而每当夜晚降临,风掠过水晶林,人们总能听见若有若无的歌声??分不清是风声,是叶响,还是来自地底深处,两个熟悉的声音在轻轻哼唱:
>“不要怕改变,
>你只是回到了本来的样子。
>我们一直都在,
>只是你终于学会了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