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发现,树树小时候似乎每年都能拍不少照片。
各种节假日外出活动照片,车上的,江边的,山上的。
而树树对于照片的介绍也简短。
“这是二岁端午节”
“这是二岁中秋登山赏月”
李衍觉得,学姐老爹还挺文艺。
“。这是三岁国庆看升旗”
江映竹和梅梦倩瞅着那张升旗的照片,笑了。
“学姐你都睡着了!”
“嗯。”君树点了点头,“没看到。”
“学姐你家有相机?”
“我爸爸的同学的。”
“那真好,我小时候我妈和我说,每次她找村长借用相机,都要五块钱押金,相机还给他钱都不退的。”
江映竹有点羡慕,学姐小时候照片真的多。
不仅仅是中秋国庆等节假日。
还有一些普通的假期日常生活照。
照片里小姑娘眼睛很明亮,色彩很显眼,笑的比她小时候还傻。
一点也不像现在的学姐。
江映竹越是看,就越发有些担心了。
她担心万一学姐翻到父母过世后的照片,该怎么办?
在她担忧的时间,君树一岁岁的照片慢慢翻阅过。
“这是八岁端午节去划龙舟。”
君树的声音传来,江映竹看着照片上,水飞扬,坐在船里的小姑娘笑的灿烂。
才看完,江映竹和梅梦倩就发现学姐的声音变得低沉了。
“这是八岁春节扫墓。”
一张照片的距离,天差地别。
画面萧瑟,拍摄的角度也不好。
背景在山上,学姐忧郁着一张脸,和边上的墓碑合拍。
“学姐。”
“嗯。”君树声音并没有太多伤感,如果走不出来,她也不会拿出这套照片集。
照片翻动,掠过几张校园活动的留影。
小姑娘看起来依然开朗,只是笑容不再像儿时那般傻气。
李衍、江映竹和梅梦倩不约而同地察觉到,照片的数量正明显减少。
九岁还有几张学校照片加上生活照片。
十岁就只剩下一张生活照片。
“这是十二岁小学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