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结束后,清扬独自走入图书馆,翻开一本新编《大明医学通志》。
首页写着:
>“本书献给所有在黑暗中坚持点灯的人。
>你们或许不被理解,或许孤独前行,
>但请记住??
>每一次用药代替祈祷,每一次用实验取代盲信,
>都是在为文明续命。”
她合上书,望向窗外。
春阳正好,新生的梅枝伸向天空,花瓣纷飞如雪。
忽然,一个小女孩跑进来,手里捧着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
“姐姐说您最爱这个。”
她仰头笑道,“今年没放‘龟息丹’哦。”
清扬一怔,随即大笑出声,眼角却微微湿润。
她接过粥,轻轻吹了口气,低头啜饮。
熟悉的甜香弥漫舌尖,温暖从胃里升腾而起,流向四肢百骸。
这一刻,她终于感到,那个漫长的冬天,真的过去了。
多年以后,当人们谈起“破晓之治”
,总会提到两个名字:一个是朱标,那个未能登基的仁太子;另一个是清扬,那个拒绝神迹的女医者。
有人说,他们是恋人;有人说,他们是知己;也有人说,他们根本就是一体两面??一个用政治推动变革,一个用科学捍卫真理。
但唯有清扬知道,她所做的,从来不是延续某个人的生命,而是延续一种信念:
**人不必成神,也能救人。
**
夕阳西下,书院钟声悠悠响起。
一群孩子奔跑在花坛间,手中拿着自制的简易显微镜,兴奋地喊着:“快看!
水里真的有小虫子!”
清扬站在台阶上,看着他们,嘴角含笑。
远处,北斗七星悄然升起,第七颗格外明亮。
她仰头望着,仿佛又听见那句低语:
“你看,光来了。”
她轻声回应:
“是啊,而且,它不会再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