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火正旺,几位妇人正在蒸制月饼。
一名老妪抬头笑道:“夫人,今年还是您教的素馅吧?莲蓉加枣泥,一点荤油都不沾。”
“太子清修一生,不爱奢华。”
清扬轻声道,“他说过,最怕闻到肉腥味,因为小时候见灾民易子而食,从此再难下咽。”
众人默然片刻,反倒笑出声来。
笑声里没有悲戚,只有一种历经苦难后的温厚。
“是啊,他连龙袍都没穿过几天。”
“可我们人人都穿上了新衣。”
“我家娃上学领的校服,比县太爷的官服还整齐哩!”
清扬也笑了。
她拿起一把木勺,亲自为每一锅粥添上一撮盐??这是朱标定下的规矩:“甜食悦口,咸食养命。
百姓要过得踏实,就得知道生活不止有糖,也有苦和咸。”
子时将至,书院后院燃起百盏灯笼。
学生们手执蜡烛,排成长队走向“遗志堂”
。
这座新建的厅堂不大,却庄严肃穆,四壁挂满信笺,皆为百姓写给朱标的书信。
有的字迹稚嫩,有的潦草不堪,甚至还有用炭条画出的一幅全家福。
清扬缓步上前,在中央案台铺开一张宣纸,提笔蘸墨,开始书写《遗志堂序》。
>“夫人生天地之间,贵者非位,富者非财,而在其行能否照他人之路,其言能否醒迷途之心。
太子朱标,未登九五,而德泽遍于九州;不执斧钺,而仁声动于四海。
其所求者,非庙号谥美,非史册留名,唯愿天下少一饿殍,多一读书声耳。
>
>昔年疫起,冰蟾髓现,世人皆谓可延寿千年。
彼时权贵争购,黄金万两不足惜。
然太子下令封药,亲撰文书曰:‘此药未成,不得外流;若有伤亡,罪在我身。
’直至三年后方准用于民间,首剂即投于灾区垂死幼童。
今观之,非其不爱生,实不忍以一人之命,压万人之望。
>
>或问:何谓仁政?答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不让一位病人因穷断药,不让一句真话因惧沉默。
此即仁政。”
>
>……
笔落之时,东方微白。
忽听得门外喧哗,一名快马信使滚鞍下马,高呼:“福建急报!
陈大人在南靖掘出归命道总坛遗址,得秘册一部,题为《紫衣经解》,其中详载三十年来操控人心之术:借灾立神、以恐驭众、伪托天命、制造圣物……更有图示如何利用幻药与催眠,使人自认‘见神显灵’!